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015-07-05 13:29:56)
标签:

古北口长城

卧虎山长城

姊妹楼

铁门关

三层楼

分类: 行走长城

   

     在没有影像记录的从前,文人用诗词艺术地再现风景,又使读者发挥到艺术想象空间,边塞故关情,山川河岳景,随优美诗篇流经岁月,翻开介绍古北口的众多好文大都引用两位古人的诗句。

     一个是距今1000年的北宋欧阳修,“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太守大人一生都是被贬大户,闲暇游走大概也算是个资深驴友,诗写得当然好,但我还关心的另外一件事是从东京开封或者安徽滁州来一趟北京密云郊区要有多执着,重装要走多长时间。

     还有一位就是距今300多年前,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被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清人入主中原,长城旷废,“荒戍垒、旧关城,”才子如果写得当是古北口,边塞情思也是蛮浓重的。

     除了诗歌另有一副据说是写古北口的气势磅礴对联再拿出来欣赏一次,叫做:“地扼襟喉通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

   

     古北口那么著名,上一次登卧虎山长城还早在2002年,流光瞬息,卧虎山长城必须再来的愿望没想到十多年后才实现。

     潮河岸边的长城修复了一些,鲜明了许多,增加了观赏性,这样说来恢复著名长城景点原貌也不是一件坏事。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复拍古长城照片要寻觅当年的摄影地点,好玩并耽误时间,找呀找。。。

    上图老照片的机位应当是在下图玉米地的某一位置,若是秋冬找到这一点会八九不离十。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古北口也少不了长城前辈的探究,大量的照片和文字记录不少,《明长城考实》可能是最全面准确和最细致的:

     古北口位于北京密云县北部四十五公里处,是燕山山脉上南北交通咽喉要道之一。背依盘龙、卧虎二山,南接青风、叠翠二岭,有潮河由北而来,万里长城主体部分将盘龙、卧虎二山连成一线,形成奇险。 
  古北口,原曾名为“虎北口”,因西南有山势如卧虎,人称卧虎山,关因居此山北而得名。
  古北口始建时间,据目前掌握的文字记载可知为唐代。五代后晋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后,据《辽史·圣宗纪》载:在统和四年(公元986年)朝廷“收古北松亭、榆关征税不清,致阻商旅,遣使鞫之。”可见当时此地贸易活动已相当发达。又据《金史》载:金人称古北口为“留斡岭”。明初,古北口为徐达所建第一批关城之一。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徐达所筑关城雄踞山顶之上,东至东关门,西到潮河川,南控大开岭,北依高山尖,名营城。城周四里三百一十步,设东、北、南三门。对此关曾有诗云:“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如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弰。”古北口,据说原筑有独具特色的潮河过水门楼,已于清末被洪水冲毁。今关城及门两侧延伸的城墙,西至潮河岸,东至盘龙山下,均在数年前被拆毁成平地。只东关处尚依稀可见部分遗址。
  关于古北口关的建置情况,顾炎武所著《昌平山水记》有如不记载:“潮河川之两旁筑垣立台,东台下有铁门关为出入道,常扃钥不开。而台上有楼,总督大臣以抚赏涖焉。关外为夹墙,抚夷鱼贯北前,受赏于关下,军士列两山上,伐鼓吹角以震讋之。下有小城,曰而关营,二门。而川口东南有小城,曰潮河川堡,亦二门,守备一人守之。台之东西因山为城,参差曲折,千里不绝。其冲处则建空心敌台,高或三、四丈,广或十四、五丈。凡冲要处,或四、五十步一台,缓处或二百步一台。每台百总一人主杀敌,台头副二人主辎重。
  五台一把总、十台一千总,皆以南兵充之,每一、二里铃柝相闻为一墩,每墩军五人主瞭望,每路传烽官一人,有警举烽,左右分传,数百里皆见。”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上战事繁多的关隘之一。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五代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晋将刘光濬攻刘守光,克古北口。后普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契丹主入寇,还至虎北口。……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金人败辽兵于古北口。……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蒙古侵金,兵至怀来,金人拒之,败还。蒙古乘胜至古北口。”
  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燕王朱棣率兵北出古北口,征伐元末残余势力,大获全胜而归,减轻了古北口外的军事压力。
  明史上著名的嘉靖庚戌之变,这里是主要战场。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七月,贪生怕死的大同总兵仇鸾,得知蒙古族俺答部图谋进攻大同,慌忙遣人送重金贿赂俺答,并与俺答私订移兵他处,不进攻大同的盟约。八月中旬俺答兵沿潮河而下,攻占古北口,大举南侵,一直打到北京城。在宫中只顾作乐求仙的嘉靖帝和众臣惊恐万分,北京城里更是一片混乱。俺答军围京城三昼夜,在城外抢掠大量财物、牲畜和人口,又从古北口原路出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既暴露了明朝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也充分证明了古北口战略地位的重要。此后,明朝在古北口加强了防守,增设古北口潮河川等部参将,并设了左营游击和右营游击。
  古北口附近,随山势向上修建的城墙及敌楼,由于人为及自然的原因多倾圮。然险要高峻处损坏较小。潮河西岸山坡上原有一座姊妹楼,当地称双楼,建筑十分独特,为两座空心敌楼连壁而筑,今已毁,只存残基。
  长城经古北口,至密云与怀柔县交界处其大致走向为:过古北口西水关,向南至陈家峪、西台子,然后转西北方向至白马关。出白马关后经西白莲峪、黄峪口、石城,然后在小水峪西北约五华里的地方,出密云进入怀柔界。这段长城长约二百零二华里,现查共有敌楼二百三十四座,其中较好的八十七座,圮残严重的四十七座,坍毁或只存基础的一百座。
  长城经古北口,过潮河西城墙被拆毁的地段以后,砖墙保存较好,仅大部分垛口坍掉。城墙至卧虎山最高峰两侧变为码砌的石墙,构筑十分简单,坍塌也很严重。向西继续过两座敌楼后,长城至干沟西南,在向南的转折点处,石墙较为坚固,整体较好,局部坍圮。此处,有一条砖石砌筑相参的向北分支。此分支约长八百米,有空心敌楼五座,中间的一座较好,其余全部坍毁。长城由此转南至潮关西沟,为石砌城墙,大部分较好。长城南转后,在明长城内侧,有一条坍成石堆状的长城,先与主体长城基本平行,向着潮河关方向而去。


    各个时期的文保碑呈现不同的颓态已经有些年了,全国著名关口基本都得到修复,古北口关所处地位排前建筑格局特点鲜明也应考虑修缮之列。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一。古北口铁门关

      11:40,海拔大约225米,在铁门关旧址无视村民警惕的眼神,溜达也足有半个多小时。古北口关瓮城基本形态还在,东依山脚是长方形+三角形的不规则四边形状,长方形较为平整位于山坡下是当年进出关门的通道,三角形则斜依西山坡,在原瓮城南墙建有南城门,南墙连接从蟠龙山而来的主线长城,南墙山坡一大土堆是当年大五眼楼所在,规格很高想必是指挥部所在。东墙也壁垒高筑,拐向西的北城墙上原有北门,现在是2层饭馆的后面,在瓮城西北角向东北方向延伸一段加强防御纵深作用的高大支墙,无论是从老照片还是现在实勘原支墙至少有两座敌楼,靠近瓮城的支墙下原有方型城门,现为进村路口。瓮城的西墙齐河道向北稍有弯曲收分,西墙原来也设有方形城门(有人研究为水门),现在老墙内外堆满沙土,水门原址可能淹没其中,墙外河道填埋垫高现为101国道,西墙显得低矮了许多。

     古北口关也称古北口正关、铁门关、三关口,如果没记错的话有个文章介绍过关口大门铁皮铁钉包裹,即为铁门关。过关行人车马需走支线墙大门,然后进瓮城北门,从瓮城南门出城去往南一里多的古北口城,过关需经过三关门,这也许是三关口的由来。

     《四镇三关志》有载:“洪武年建,通大川,平漫通众骑,冲。”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从卫星图可见原瓮城痕迹且从网络搜索老照片今昔做简单对比,试着做了一个简单示意图(前方为正西),因不是专门研究,肯定有不准确地方,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① 南门

       这100年前南门老照片真是太清晰了,啧啧称奇于当时关城之完好,隆庆、万历年间驻守蓟镇古北口的戚继光说不定就指挥于此。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下图是晚些时候的老照片,大五眼楼向东连接蟠龙山长城。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现关口南门,原大五眼楼已经拆毁只存土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② 北门
     没有找到北门的老照片,不知原北门模样。

     自北向南拍摄北门,山坡上为大五眼楼残址。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③ 支墙上城门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局限于角度和树木制约,下图是自河床向支墙方向拍照照片。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在河对岸拍摄的现存支线墙体部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④瓮城西墙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樱花像角固定的一张侵华战争鬼子记者所照“古北口占领当时”现场。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应当是同期的鬼子入城照。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下图 至少是抗战以前的更早老照片,一张瓮城全景。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瓮城虽然损毁很大,但基本格局还在,特别是西城墙较好,现瓮城内外堆积储运建筑沙石,装载机、大吨位载重车频繁作业,对古关保护很不利。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二。三层楼

     从铁门关向潮河西岸走,远望葱岭之上断开了长城主线向西北方向有分岔支墙,支墙串起两座敌楼(原为三座),最北就是三层楼,三层楼实属罕见,至少目前所走过的北京境内长城没发现有三层楼这样的建筑规制。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山脚下的西水门村是主线长城与分支长城的断开点,自村子北头上山可登上城墙。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回看西水门村,原来应有个水门才对。

   如果说古北口铁门关西墙上那个城门为水门,位于西方向的这个水门称为西水门也是有道理的,可搞不清楚为什么这段分岔而出的一段支墙与姊妹楼附近主线长城连接部分(包括西水门)现存一点痕迹也没有了。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蹬城墙向北走过一个三眼楼,继续直取三层楼。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残墙三起三伏,个别地段还是比较狭窄,三层楼也就在百米开外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2:25海拔大约310米,三层楼为最北敌楼,今天记录长城就从此开始,编号为第1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三层楼楼门正对东方向的铁门关,为支撑敌楼上层砖柱底层结构为南北拱洞十字交叉通道的简单结构。

                  一层楼门口东向西方向。                                               西向东,前方为楼门。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进门向南有砖道向2层。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蹬道开在东南角,向上是直通三楼的天井。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敌楼二层:东西方向三筒拱,筒拱之间两隔墙,每隔墙开有三券洞为两砖柱式,二楼的四个砖柱下落在一楼楼芯的实体部分,巧妙地错开一层的十字通道。  

    站在东南角楼梯蹬道口,即南拱东向西方向拍摄。                           南拱西向东拍摄。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中拱东向西拍摄。                                                           北拱东向西拍摄。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南拱西窗外景,远方卧虎山长城。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敌楼内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下图据称是另一个探险家威廉200年前所绘的三层楼。因读书少看不懂右边的洋文,所绘三层楼的剖面图和现代作图规范可能不太一致,特别是楼梯蹬道的位置和二层拱洞实际情况不太相符?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实际的三层楼是没有腰线的,这个图?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三层楼东望古北口铁门关。

   东、西两支线长城挟持潮河一片开阔河谷。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在三层楼吃过午饭,从三层楼向南回撤第二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2 : 08,海拔大约280米,北向南拍摄的第2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2楼为3×3,两隔墙两柱式,在南墙的东券是另一楼门。
        东拱、南墙门口南向北方向,天井位置正中。                               中拱、南向北反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西拱、南向北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东拱,北向南,前方为南楼门。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老照片显示古北口关西支墙应有三座敌楼,可惜图最左边(南)敌楼已经不在了。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当走到第3楼位置确实为眼前土堆是否就是拆毁的城楼而怀疑过。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楼根?墙根?不易分辨。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三楼后并无下山路,顺坡而下要与酸枣枝进行殊死搏斗。

   村北山下小庙,看,庙虽小可供奉的神仙不少,有九位之多。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照片中部为第3楼废墟。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三。姊妹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著名的老姐老妹老照片。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去年姊妹楼刚刚得到重建。复拍一张,对比上图,妹楼腰线算是画蛇添足的部分,妹楼南墙高悬楼门才是上城之路,两楼之间新建台阶算是多此一举部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3 :30,海拔大约232米,妹楼实为2×4南北拱洞的夹扁楼,西墙借助部分山崖,楼门按照原版本复原在南墙西侧。

            西拱洞南向北方向(西墙借助一块山体)。                                   东拱洞北向南拍照。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姊楼为3×3式,西墙一门、一窗、一上城矮洞。东西向三筒拱,在东墙中部山石之上设楼门,楼门正对潮河川。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中拱跨度较大,西向东方向,前方为东楼门。                          南拱较窄,西向东。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北拱较窄,东向西方向,前楼梯为上城墙楼洞。                                            内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西楼门外景,看城墙有多高。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三。卧虎山长城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姊楼楼顶。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3 :45,第6楼,海拔265米。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3 :55,第7楼,海拔260米,修复一部分,应为3×3。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登高望远,第1、第2楼是绿海波涛中随浪漂浮的两个浮标。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八楼下复制的一块石碑可没那么赏心悦目,石碑选材真是绝,真特么考眼里,就能看见“隆庆...”几个字,时间紧张索性不猜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6 : 08,第8楼,海拔大约320米,门高悬在东墙,进楼必须绕道到西面。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8楼向下瞭望。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3×3的第8楼,东西方向的并排三拱,在隔墙两端开有两券洞,每隔墙为长方形单柱式支撑。

                        东向西方向。                                                                    南拱东向西。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北拱东向西。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4:30,海拔大约325米,第9楼,残楼基。
     因山势缓海拔低人为损坏大,卧虎山长城第9楼--第19楼之间破坏最为严重,墙体敌楼大都毁之殆尽,一走而过。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4:34,海拔大约338米,第10楼,残基。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4:37,海拔大约330米,第11楼,石楼基。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高山远望古北口城,这个应当是前文《明长城考实》所提到的洪武十一年所建的古北口关城,即营城。

    重建的北门扼守城关,携两翼城垣占地利之势,雄踞朔方进犯京畿之地,真一处险塞。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脚下大墙蜿蜒山岭间,扶摇直上卧虎山之巅,磅礴而去。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可惜长城往往自毁于己,又是一个残楼基,14:46,海拔大约315米,第12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4:48,海拔大约315米,第13楼,残楼基。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4:54,海拔大约310米,第14楼,还是残楼基。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这里又竖起一通石碑,繁乱的石面上刻着不清晰文字,看不清,看来又是逗我们玩。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今天预报有雨,当下如期而至,雷电、湿滑还是要防范滴,若危险即止步,毕竟爬山不是玩命。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5:02,海拔大约335米,第15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5:08,海拔大约380米,第16楼,特点是楼基部人为掏空一个露营掩体。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5:17,海拔大约405米,第17楼废墟。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7楼向上,一部分墙体幸免于拆毁者之手,从墙断面可反映之厚实坚固。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墙面之整齐,那是400多年前的工程,当今的鲁班奖服不服?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雨越下越大,已经淋湿,15:24,海拔大约425米,抵达第18楼残基处。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雨中长城别有情,高墙下、石阶上,奋力攀登只免为落汤鸡。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从正面上敌楼有些陡峭,但这不是问题,雷雨增加了难度,小心就是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5:40,终于登上第19楼。进门回望延绵而来脚下巨龙。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19楼侥幸比较完整,东西方向三拱,两隔墙,隔墙开三券洞,两柱式。

     楼门分开东墙、西墙中部,下图中拱东向西向。                                     中拱西向东向。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北拱东向西向。                                                     南拱东向西向(中前部有上楼天井)。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海拔大约505米第19楼躲过多少次浩劫,刚才数敌楼残基有些单调,看19楼完整高大,东向西方向必须仰视,只能反向存照。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9楼后山势雄伟,山顶上最后几个敌楼更加挺拔,所谓卧虎山敌楼之精华所在。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在20楼向东有曲折山路通往山下(回程走的此路),是大多数游人不循长城墙体游览卧虎山的传统线路,这条山路也可使拆下的砖石更方便的运转山下,这样一来20楼便拆得满目疮痍。

     16:00,海拔大约520米,第20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经常出境的两个明星楼,第21楼,第22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忽然发现北山坡还有一段石墙,如此山高坡陡的地方加强这一道屏障,看来真的是一丝不苟。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回看第19楼,墙体以第20楼为节点折出一钝角居高临下围成一片扇形防御区域。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外墙包砖已经离骨,让你不得不相信最终也一定是坍塌的命运,因为一定没有人管。

    其实外墙坍塌脱落的长城真是太多了,远的不说,近处司马台仙女楼西墙的一大片脱落外墙好像牛皮癣,与山下热闹火爆的什么水镇旅游形成鲜明反差。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6 : 05,海拔520米,第21楼跨越城墙之上,为三拱结构拱宽约1.5米,中拱贯穿东西,两隔墙上开三券洞、两砖柱式。

                        中拱东向西方向。                                                         北拱东向西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南拱东向西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21楼特别之处是在楼子的西南角加砌了一尺多厚的拱墙,拱墙顶应为缩量板的上楼天井。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西向东拍摄的第21楼。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通向第22楼的一段“天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22楼,在东墙中开一楼门,南北方向并排三拱结构,两隔墙上开三券洞、两柱。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东门,东向西方向。                                                        东拱,北向南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中拱,北向南方向。                                                    西拱,北向南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2楼向东。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2楼向西。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走过第22楼西面,另一楼门开在西墙的南部,如下图。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又是一段“天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砖砌“天梯”不算陡峭,尽头的一段石崖才是考验的开始。

   感谢老天,这时雨已经停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卧虎山可能原为景区,安全措施包括山石上的防护铁链,现在景区撤了,铁链也不知踪影,山石之下是绝壁,爬这一段可以扶一下铁管,寻求一点心理安慰。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过山石,惊魂未定遥看第23楼,敌楼东设一楼门,在敌楼南墙从西数第二券洞实为另一楼门---南门。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6 :31海拔大约 600米,进楼需绕到楼南墙走南门,楼南墙下也是万丈深渊,建议不要停留观望。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3楼大致的东西方向并列两筒拱,传统的四券三柱式。

进东门,南拱较窄,下图东向西方向,前方有登顶天井。                北拱较宽,下图东向西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南拱的西向东方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3楼望24楼,沿途会经过一段岩石峭壁之上的“天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刚才从第23楼南墙根擦边而来,回头一张照片。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这段实为卧虎山艰险之最,虽没有大的起伏或者落差,但两旁悬崖峭壁也足够眩晕胆颤,同样建议雨雪天不要挑战大自然,不要比拼胆量,不要嘚瑟、写真、摆Pose。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安全而过,回首眺望。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前方第24楼,看来有些残破,不过胜利在望了。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山顶有一雕琢精美石盆(比起其他见过的精美),之所以叫石盆是因为对待这种在岩石上开凿的凹坑没看到有什么其他的解释,觉得戍边战士作为集水石盆使用比较合适。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海拔大约625米是卧虎山敌楼最高点 ,16 :45到达第24楼。

      敌楼南北方向三拱,中、西拱较宽,东拱较窄。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下图西拱、中拱。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东拱已经完全坍塌。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北墙内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常有木桩预埋在长城敌楼边角,与现代建筑内钢筋的作用相同。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第24楼后有简易石墙沿山脊码放,有三脚铁架竖立西崖顶,好像有小路向上。

     时间较晚又下过雨,此行到此为止。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2012年走了一段卧虎山西--三岔--西沟林场[见行走长城:卧虎山西--三岔--西沟林场(2012年07月19日) ]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1s9a.html,在卧虎山北坡还隐藏有一敌楼,暂名北坡楼,曾有强驴中的战斗驴从第24楼穿越到达了北坡楼然后安全下降到卧虎山西山长城。

     下图是2012年北坡楼的一张照片。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今天就算了,胆小,估计以后从这边也穿越不成,如果从卧虎山西上来到达北坡楼到是十分期待。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作为卧虎山绝佳摄影地点,今天的天气太不给力了,蟠龙山长城隐隐绰绰,司马台长城干脆看不见。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指点指点群山,抒发抒发感情,天气不早,16 :55开始回撤。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下山途中的几张照片,凑个数量。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在第20楼与21楼之间有落差比较大的小路下降到古北口火车站,这次没走这条路,而是走前文提到的20楼附近的传统山路。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8 : 08下到山下古北口一号隧洞。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8 : 23过古北口二号隧洞,从二号隧洞顺沟去往西水门村。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8 : 37,西水门村。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1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8 : 43再次相遇姊妹楼,据门卫说此地已被承德华耀房地产公司接管。。。。。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19 :00古北口铁门关。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行走长城:古北口铁门关-三层楼-姊妹楼-卧虎山长城(2015.7.4)


                                              

                                                                                                                                                                sj.5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