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2015-03-08 07:57:21)
标签:

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

沿河口敌台

沿河城

沿河口敌楼

沿河口长城

分类: 行走长城

副标题:

      行走长城:沿河口沿字五号台--沿字四号台--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三号台--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沿河城

 

    起个大早跟随大部队去涿鹿白家口长城,因两会敏感期惨遭封山逐客押解出境,临时改线沿河口和沿河城,沿河口三个精品敌楼虽然来过,只能阿Q式自我安慰---故地重游一番也是不错选择。

    2013年夏天青山绿水画中游,第二次游历了沿河城和沿河口的三个敌楼:见行走长城:沿河城、沿河口敌楼。(2013.6.12)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a78o.html。 听deardon说北方山上有一段长城墙体,本着克服困难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决定一起走一趟,将这次本是温故知新活动定义为另一个发现之旅,沿河口敌楼和沿河城城郭就一代而过。

任务1是爬北山长城,任务2是寻找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

    浮光掠影沿字五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浮光掠影沿字四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快速吃了午饭,13:20,海拔大约450米,看看隐约的北山口上一段石头墙,向老乡问过大致上山路线在沿字四号台后择路开爬。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上升大约80米,不太明显的石头墙残迹就出现了,这段依稀不明残墙从山头下来连接山下的沿字四号台。

   沿字四台和五台之间原来也应当是有老墙相连的,城墙带两楼外加石羊沟内二里许的沿字三号台就是沿河口关的防御系统了。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阳坡一路向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山路,又上升大约100多米,横亘山口抵挡敌兵的一大段长城墙体完整呈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14:00,海拔640米,这里就是墙体连接山崖的东尽头,东尽头附近相距20米有向内突出的两个城台(可惜当时近距离照下来)。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北望山下,“沿字三号台”竟然就在山下,原来这三台和这一段长城也是相互守望。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站在背后百米高的山崖下向西望,石墙一伏一起,西尽头和横向山脊一个“T”型分叉。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从石墙东端走到西端,巍巍百米高崖下长城的“一竖”就是一道边塞。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长城舒展双臂足足有150米长。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西节点满是堆石。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山崖为险间杂石头堆,一条老边通向南坡下的沿字四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垭口向北下到沿字三号台没有任何困难,十五分钟搞定。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14:40,海 拔大约470米。

浮光掠影沿字三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围绕沿字三号台的小圆城。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从沿字三号台回到沿河口村就完成了一次小循环穿越。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想当年沿河口敌楼作为村子集体所有制的仓库堆放粮食农具,避免人为浩劫得以保存下来,后来敌楼一直免费参观,村民治安防火巡视一丝不苟,现在的沿河口村村容更是干净整洁. . . .必须向沿河口村民和村委会致敬。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村东可远眺北山长城一线。

完成了第1项任务,从沿河口村去沿河城附近寻找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沿河口村回到S211斋幽(斋堂--幽州)路向沿河口村去,过了一个小桥,对面山上就是沿字一号台了。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一号台被一大片果园包围,隔离网圈在外面,恰好有果农在剪枝,没废话进了大门直奔石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15 : 30,海拔大约425米,沿字一号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沿河口的长城敌楼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一台虽然就剩台基但不减当初坚固精巧,大石条就像是现代人用切割机械加工的一样规整。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一台下的一片果园。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连接敌台,向北有墙体翻山而去,这个也是不能错过的。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石墙沿着河谷陡壁而建,大约200米的墙体就止于此石台处。时间是15:44,海拔大约470米。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沿河口四台和沿河口五台双楼对峙把守沟口,听说沿河口一台和二台也是按此设置,用照相机拉近距离看对面山坡是否有城台迹象。

都是羊圈?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沟口这个平台有个小羊圈,疑似沿字二号台。(下图借用好友老王照片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下了沿字一号台过河绕山坡来沿字二号台遗址。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碎砖。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残瓦。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方整石块。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山崖上一小块石墙。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无疑就是一个城台遗址,回来后网上搜相关信息,有资料说此处的原沿字二号台被日本鬼子炸毁,也有一说修公路拆毁 . . . . .
     从一台向二台眺望,两台把守幽州峡谷。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简易小桥通南北,地图上此处标注点是“沿河古驿”。透出的都是历史和文化。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沿河城与城下缓缓而过的永定河,是与北京母亲河四百年的相望与相守。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

“昌镇形胜疆域:东自慕田峪连石塘路蓟镇界,西抵居庸关镇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延袤四百六十里。”

“真保镇形胜疆域:东自紫荆关沿河口连昌镇边城界. . . . . .”

   从上文字可知:

   沿河口隶属真保镇紫荆关管辖,是与昌镇挂枝庵相望为真保镇起点。

   这一代长城关隘了解不多属于新知,从前辈文章大致可知沿字长城共有十七座敌楼(沿字编号十五座):

①沿河城西北沟口两座(沿字一台、沿字二台)

②沿河口三座(沿字三台--沿字五台)

③黄草梁七座楼(沿字六台--沿字十一台,一座楼)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④洪水口三座敌楼(沿字十二台--沿字十四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⑤小龙门一座(沿十五台)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⑥梨园岭一座(或者是沿河城南山一座石台)。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行走长城:沿河口北山长城,沿字一号台、沿字二号台残址(2015.3.7)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都能走到!

 

 

                                                                                                                                                              CSJ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