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2014-11-04 08:13:00)
标签:

五道梁

倒班岭关

绝壁楼

二道边

天云山长城

分类: 行走长城

副标题:

行走长城:天云山长城(2014.11.1)

此段长城为北京与河北的分界,如果从北京密云这边上长城要走好远路程,线路可见去年的行走长城:五道梁--大角峪关(2013年11月16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dkq2.html

   北部山区地壳隆起一条地势挺拔大山脉,即便是从黑谷关到司马台口这近三十公里的山峰连线,一千米以上筑有的长城敌楼就难以精确地统计,高山之巅这一串长城也是北京所属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拔最高最密集的部分了。

    车行两个半小时,10:00滦平县捞洼乡三道沟村,手表显示海拔大约585米。涝洼乡的三道沟、四道沟、五道梁  . . . . . 这几个村子南邻巍峨长城,如果把经典的西栅子村和箭扣长城比作一个长城徒步标准版,涝洼乡与这燕山余脉险峰上的点点敌楼即是箭扣长城徒步的高级版。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时令深秋遍山枯槁,深山小村明黄玉米晾晒屋下房檐,生活温饱的这一家干脆酒瓶子也立在院门外,看来这小日子过得很是火热。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在村子里就能看见南山上的长城了,路程并不远可向上垂直爬升也要四百米呢。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近镜头的倒班岭关西二楼,西三楼,西四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其他人都去倒班岭关口或者二道边了,因想把此次线路和五道梁连接起来所以和几个人岔路向东进山直上城墙走个折返算了。

挤时间赶速度北山坡一路不停地向上,汗流浃背的上了城墙再转向东,心里想着一会还得回来就这样随便拍几张吧。
完全出乎意料,长城墙体虽人为拆除许多敌楼也只留墩台,从现存看体量依然厚重宽大,更有敌楼密布。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1:20,快马疾行到达五道梁关口西最高敌楼(残台),再向下还有两座敌楼,有点不甘心顺着长城陡滑墙体继续下行。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1:30,955米,到达五道梁西二楼(以下的十个敌楼是以五道梁向西算起),塌毁较严重的敌楼只剩南北两墙用木梁支撑,大致辨别敌楼为环形筒拱四柱3×3敌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再向下是五道梁西一楼,去年11月16日从五道梁关口爬倒挂长城到过此楼,下图是当时由此楼向上拍摄西二楼的照片。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现在西二楼与西一楼都已经留下足迹,此段落长城即刻连接成线。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镜头拉近,看一看对面五道梁东山顶长城,著名的老道洞还在山的后面。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天气冷,几个队友还在山头瑟瑟秋风中等着呢,照了西二楼的照片没敢耽误立刻折返回爬。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1:40回到三楼,这里是山顶最高点1015米,残台之上已看不出什么结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三楼以西30米设有上城券拱门洞,当年烽火连天兵戎相见,上城援兵的呼喊声似时空轮回化作耳边呼啸风声。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1:42,海拔1005米,西四楼拆毁剩残台。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城墙上宽阔平坦,列队行进甚至走马并骑自不必说。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第五楼东又现一上城援兵通道,两增兵点相距并不远,看来此段长城地处薄弱平缓山坡,无优地势需重兵把守。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上次在四颗台楼附近见到过这种圆溜溜的石头,这种大号鹅卵石为河床特有,出现在这里只能用守城礌石解释了。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海拔1000米,11:45,西五楼是这平缓山地幸存最为完整的了,即使那样也毁费殆尽,现有南三箭窗和两拱洞的隔墙。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六楼,海拔1005米,11:48,现存残台。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光秃秃的城墙废墟有些单调,西方向近镜头闪一张石墙曲折扶摇的照片。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海拔1010米,11:50,西七楼和周围长城全部拆废为毛石土堆。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海拔1015米,11:53,西八楼南侧毛石楼芯裸露的情形。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转过头来看八楼的西北测存有一人高的黄色基石。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向西100米是西九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海拔1025,11:56,五道梁向西的第九楼(西九楼)建在一高岗上,与西三楼一西一东、一头一尾连接修筑一道山地斜坡防守薄弱的长城。

西九楼近景。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三楼近景。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特殊地带:

1.  北山坡“因地形,却无险制塞”只有筑城拒敌:在长大约二里从东向西高筑大墙,从西三楼到西九楼密集分布着七个敌楼和两个上城援兵步道。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2.  防御体系前推:在北方外敌攻城之前的平缓沟口和箭炮射程以内的墙下广设壕沟土坎,人工设障挫其进攻锐气,歼敌于进攻困苦之中。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3.  防御纵身后延:向南一里筑有二道边长城,无论二道边长城修筑是否早于本段长城是否存在选址失误等原因,二道边实则在此地形不适合防守的薄弱自然条件下增加了一条重要防线,同理去五道梁关口南三里之三道边简易墙体亦同样作用。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远望二道边局部。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五道梁南三道边(2013年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长城过西九楼,墙体以石块垒筑斜插向北山坡大于45°拐向坡下,垂直落差达一百三十米。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看对面山上的两个敌楼现在视角非常好。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终于在中午12:10到达海拔970米西10楼,也是倒班岭关之东一楼。

西十楼南墙两窗中部设一楼门。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环形筒拱,东一箭窗,北两箭窗,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进南门东砖柱有狭窄蹬道可上楼顶。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下图楼内东通道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楼内西通道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楼内中部东向西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墙两箭窗中又设一门可更清楚观察关口。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下图是走到倒班岭关对面山上拍摄的第十楼。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在倒班岭关西崖壁,长城近乎垂直靠在险峻的陡峭绝壁之上。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2:25,倒班岭关口第一楼(以后的一至十楼是以倒班岭关向西算起),海拔880米。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此楼两楼门(东中箭窗拆毁也可能是楼门)南北三筒拱,隔墙开三拱洞四柱式,东南角坍塌,3×3、南门开南墙中部。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门开西中部贯通西墙顶跨越水门洞。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向西爬升10分钟以后回照。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敌楼与西楼角下的水关当地人叫水门洞,现在走长城的人都称呼此处为倒班岭关,这里真的就是倒班岭关?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参看《四镇三关志》地形图从东向西为大角谷寨(大角峪)、倒班岭、师姑峪、扒头崖、?、平头崖. . . . . . . 倒班岭应在师姑峪与五道梁之间。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小站的地图这里标注的名称也是“扒头崖“,标注的倒班岭在五道梁/师姑峪与大角峪之间。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带着疑问今天在进山途中询问护林员,护林员遥指倒班岭是在曹家路那边,是否就是曹家路以北的这两个敌楼所辖山口为倒班岭关?

倒班岭确实有点混淆,不知是小站地图标注错误还是当地人称呼的这个水门口就不是倒班岭关?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小站地图标注的倒班岭关是一个山势险峻的山顶,去年到达过此地。关口不会设在山顶,如果这里是倒班岭关也可能是崖下这两敌楼(第五楼、第六楼)所辖位置。参看,行走长城:五道梁--大角峪关(2013年11月16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dkq2.html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如下图,2013年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今天走二道关的队友回程途中巧遇五道梁老白,据老白讲今年所发现有文献确切记载此水门洞即是倒班岭关。

没见到文献所以不敢肯定,只能待来时探究了,不过现在仍可继续按约定俗成的称呼-------此地为倒班岭关是也!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关口碎砖遍地,一块垛口垫石?因为断裂所以遗弃在这里。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向上爬了一段,这里回看关口东山的长城真是陡坡直下。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较大危险,还是慎爬。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向左有绕行路抵达二楼,海拔975米,12:44,门开西中。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环形筒拱,楼南部西向东拍摄,左手有上城楼洞口。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东部,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北部,西向东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部,北向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中部,西向东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东墙中部的上城楼门,可方便向下观察关口。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去往三楼有简易石块墙体。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2:56,3楼海拔1025米,南北三筒拱隔墙开两孔承四柱,门开南墙,右手有蹬道可上城。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敌楼东部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敌楼西部,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三楼向下俯瞰关口、远眺五道梁方向。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在三楼午饭,镜头拉近看看走二道边”特2队“的四分之三人。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海拔1065米,13:22,第四楼惨状。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四楼后依托怪石山崖修葺石头墙。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主墙以南平缓地带隐约的二道边。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局部放大。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五楼残台,13:43, 海拔1150米。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以六楼为结点分叉出南墙体为二道边。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二道边一段精美石头城墙。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六楼,海拔1175米,13:57,东开楼门可见西南角坍塌,环形且中厅南北筒拱,四柱式3×3敌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部,北向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方向的第七、第八、第九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到达七楼要绕过一段怪石阵,第七楼,海拔1185米,16:18,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南墙设一窗一门。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南北向两筒拱,相间隔墙开两劵拱即两柱式。下图为敌楼内部北向南拍摄,可见砖柱内楼梯口。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北墙也应两孔,可惜一面墙已经坍塌滑落沟下。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走过的六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六楼与之南的二道边。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从六楼坍塌的北墙下一个大陡坡再转到敌楼东,向西做一个几乎垂直的陡降,下面是一段石墙堵住的小垭口。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回望七楼、六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七楼西墙,完好平整。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20分钟后,八楼西南角残,海拔1250米,14:53,门开在南向2×2规格较小。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东西方向两筒拱,一隔墙开两券拱成单砖柱式。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进门向右,敌楼的南部分西向东拍照。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砖柱内有狭窄上楼通道。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上山时在六楼看到的八楼东、南墙。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去九楼的路上回拍的八楼西、北墙。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八楼是矗立山顶(1250米与第九楼、绝壁楼几乎同高)的一个规模相对较小(2×2)的很有特点(两筒拱一隔墙)的一个敌楼。

啰啰嗦嗦的苍白的介绍前几个楼子,八楼在此高度东无群山遮挡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当年的大明兵部尚书是否也爬到这里和俺一样喘着粗气假模假样的指手画脚研判倒班岭一带长城防线呢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收起神经病的狂想,继续赶路,后面还有九楼、十楼呢。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还没到九楼,绝壁楼、望京楼已迫不及待地出现,晃你的眼了。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惊异中,脑袋瓜子使劲回忆2012年的那次风雪绝壁楼经历、搜索那张站在崔家峪望京楼拍照的绝壁楼以及当时认为遥不可及的九楼、十楼影像。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时空流转,今天站在这里所见的绝壁楼又仿佛近在咫尺。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5:22,九楼,大约海拔1265米(再次声明是手表显示,难免误差)。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门开东,南侧一面墙残缺。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东西向三筒拱,两隔墙四柱,进门前方开有悬空楼梯。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北筒拱东向西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南筒拱东向西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从这个角度看,九楼和绝壁楼的高度不相上下甚至还略高一点,所以九楼应是附近长城敌楼的最高点。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第十楼,又是一面墙闪到山下去了,太可惜了。

下面几张照片,从俯视到平视再到仰视是经过了一个下降再到爬升的过程。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回首第九楼也是建在山崖之上,堪称一个小绝壁楼。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15:50,海拔1235米,3×3南北三筒拱、隔墙开三券孔四砖柱式,东一面墙自由塌落坡下。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楼门开南墙中部。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中筒拱北箭窗下有天井可软梯上城。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筒拱内南向北拍摄。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十楼实际是一个菱形楼!!!

西南角呈现锐角。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西北角呈现钝角。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比较明显的菱形楼已经见识过两个。

其一:大角峪关东,捞洼村南山的菱形楼。

可参见行走长城:大角峪关--大壮楼--菱形楼(2013.9.7)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c2he.html

2013年9月7日照片。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其二:花家窑口附近的菱形楼。

可参见行走长城:石峡关--菱形楼--花家窑口(2013年10月12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c678d10101crkj.html

2013年10月12日照片。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今天爬了20个敌楼甚是过瘾,还见识了第三个菱形楼,也是额外的收获啊。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落霞素染漫西天,

夕阳淡画尽远山,

边关兴替几多事,

春华秋殇亦联翩,

隔空相问绝壁楼,

他年何时再无间。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铺满落叶的路途,这个让人忘返留恋的醉人之秋 . . . . .让我们一起愉快的走过!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行走长城:五道梁--倒班岭关--绝壁楼东山(2014.11.1)

 

 

                                                                                                                                                                  WSJ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