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楼台沟--五虎门--黑谷关(2014.1.4)

标签:
楼台沟五虎门黑谷关 |
分类: 行走长城 |
有雾的天气随便照几张,好像黑白的。
大约走了2公里,沟西一敌楼高悬在西山坡。
10:40、海拔830米、3×3楼子保存的还算不错,门开在南侧,楼顶有塌陷,这是此段长城的第一楼。
重新又下到沟底,有小溪冻结的小冰瀑。
据传因有此敌楼才得名楼台沟,倒也贴切。
接下来上楼台沟的东山,小路转向北绕过一个小山脚再向南,又一个南北小山谷,长城石块墙体非常明显。
沿墙体走上了这个小山沟的东山坡,向西一看,唉~因为绕行了小山脚却遗憾错过了这个把守楼台沟沟口的东山敌楼遗址,
镜头拉近碎砖遍地,确是一个被拆的只剩下残台的敌楼,称作第二楼吧,对照刚才那个还算完好的西山敌楼,把守沟口东西的两个敌楼一毁一荣,同样是楼子,命运不同,区别咋就那大捏!
继续沿着墙体,11:45三楼到了,也是五虎门西一楼,这应当是这次行走敌楼的最高点了,站在905米的三楼看下面的五虎门。
回头看看刚才的三楼,其实被拆的也只剩下个残台。
五虎门是东极仙谷的最南沟口,下面是2010年9月3日来五虎门时照片。
两城门南北门洞上分别浮雕虎头,加上水门北一石刻向上怒视的老虎,共五只老虎,曰五虎门。
从五虎门继续沿长城向东走墙体似乎完整一点。
三年的同一个地点,看看有什么变化。
12:23、885米,四楼即五虎门东一楼是个大楼子上层已完全塌了,透过坍塌的西南角向下看还有一层。遗憾了,应当绕到南侧看看有没有箭窗才对。
上城的步道开在低洼处,兵丁由沟里上来比较方便。
城墙马面。
长城修到崖壁上,崖壁北构筑敌楼,编号六楼。
这里与五虎门相互呼应,各自情况互相清楚。
六楼。
六楼上有人照相,若晴天摄影必有佳作。
这又是一个拆毁殆尽残楼,编号七楼。
还是上城步道。
八楼,推测是2×4.
九楼这里高度大概是775米,是个比较完整的2×2,值得留恋。
九楼过后墙体断断续续,用东北银的话说是这旮嘚烂八七糟,有一处像是一个敌楼的痕迹,定为十楼吧。
再前行也到了十一楼,十一楼是和黑谷关东南关角相连,下图。
黑谷关西城墙残破沧桑,从长城上下来走过去虽然比较困难但是更值得看看,遂决定走西墙再绕到东门。
城墙整成坡面,水泥勾缝肯定不符合原创。
绝壁上的“世界魂”可是货真价实的。
黑谷关城门开在北墙,早年只剩下拱门洞,2010年以后整修成现在规模。
黑谷关东便门城台也是整修过的。
自封是“长城第一泉”。
从圆滑的河床巨石看几百年前的水势可能挺大,参照俺2010年的照片,从插支撑梁的孔洞和残存在绝壁上的砖石看,长城从黑谷关东城墙一直修到绝壁下,黑谷关口可能是跨在水道和旱路上的城墙上开有水关和旱关两个门洞。
-------------------------------☆
后补照片:
2014年1月18日,走了正鼓楼--芍香峪--楼台沟,见行走长城:正鼓楼--芍香峪--楼台沟(2014.1.18)
补照三张关口照片。
①关门与关城之间的接口。
②水关修到绝壁下,石壁上残存的砖石,插接梁柱的孔洞,还有疑似闸门升降的导槽。
③河床上,残存的水门条石。
小河西岸向南通往兴隆,过小桥河东岸向南则通向承德。
时间还早撒了欢满处溜达,这大山谷中,恬静空灵,凉爽清新,恍若隔世,这纷扰世界与我何干,在这个被称作“京东晨曦”“四县交界”的地方,灵魂试着穿越到大明朝或是穿越到下辈子,都是那么的美妙神奇~!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