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水石浒小城城堡--吊马河口--七寨口--龙潭北沟仙女楼--一扇门楼(2013.10.26.)

标签:
吊马河口七寨口龙潭北沟一扇门楼水石浒小城 |
分类: 行走长城 |
天气很给力,10:00,田庄村,开始!
10:30,沿着山谷走了两公里多,迷茫中大家开始切山,向北方向行进。
又驴行一段,能看到吊马河口西山上城楼子了。
山顶发现20多米长两米深的大沟,沟底并没有多少滚落土石填充,不像是古代留下的,[在的行走长城:鲶鱼沟--黄峪口--冯家峪(2013年3月9日)的三号楼附近也发现有类似的壕沟]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很让人费解。
上了山顶,在这看目的地龙潭北沟仙女楼、一扇门楼还隔着一座大山呢。
大观群山,细数敌楼,豪情爆棚后,路开始60°的陡然下降,一个锈蚀严重的套猎物的铁丝套子印证了吊马寨小城附近多少年少人光顾了,这条枯叶浮土的林间小路几乎就被植被所湮灭,
接近沟底,人工栽植的一小片山楂林,果实累累的让每个人垂涎欲滴,大家立即血拼,背的“金银财宝”太多队伍还怎么行军打仗。
12:10,谷底,一条小河涓涓细流。
看见了小河就想起了水石浒这个地名。《新华字典》浒:水边。
走近这老房子蒿草老高,当然没听到什么狐鸣呼曰,水石浒沟里的村子已经荒废了。
一条路通向山外。
沿小路继续北行。
12:30,一阵兴奋,传说中的吊马寨(小城)!厚实的寨墙和角台掩映在浓密的树林里。
寨墙完全是石灰毛石构筑,石缝里,枝桠上,可爱的小松鼠还真多。
虽然人去城空,看着苔藓布漫台阶仍然不忍踏上去,应怜屐齿印苍苔嘛。
再爬上寨墙,小城内东南角的两眼废井。
房前屋后的山楂树。
树丛中钻来钻去,胳膊,裤腿上不知扎了多少刺,奇痒难忍。
回城后询问了一个高岭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得知地处深山中的这个村落1975年陆续迁出。
小城没有了人为的活动,没有了土木工程,也恰好保护了小城的原生态。
12:50从吊马河口上东长城,
石灰石块垒砌大约七八十米,节节高台阶修到半山腰。
海拔470米(海拔高度以谷歌地球为标准),看吊马河口西悬崖上的敌楼。
13:40,海拔534米,吊马河口东一楼3×3建制。
建在陡坡上的楼子,它的西面墙省了不少建筑材料。
上二楼的方式是木梯+砖台阶,“空中台阶”是这一带敌楼的特点。
吊马河口向西的座座敌楼。
三横三竖的通道结实,实用。
马马虎虎吃饭休整,14:40继续上爬,绕过“石人”西二楼就不远了。
下沟底再上升就是龙潭北沟仙女楼和著名的“完美障墙”了。
回头看看,刚才沿山脊小心谨慎的走了一段“狗牙石阵”也真不轻松。
再看看沟底的吊马河口、东一楼,上来的也辛苦。
几百年的狂风雨雪,电闪雷劈只北楼的一角还算完好。
15:05,海拔635米,应该也是3×3的楼子。
蛇形在山脊上,又走了一段,出现了一座毛石敌台。
“河马石”?
16:00,翻过655米的山峰向西下降,目标七寨口和东山上的仙女楼。
初陡降,至海拔500米现墙体、敌台。
沟谷七寨口、西一楼。
七寨口西一楼,海拔445米,3×3,只剩残破的一部分。
17:00,七寨口。
为赶时间争取天黑到仙女楼,沟底可一点没停留,汗流浃背的往东山上爬。
回头留一张龙潭北沟PP。
17:16,海拔530米,“完美障墙”下端节点是一块巨大岩石。
各种完美。
近景,吊马河口东山刚刚走过的东二楼。
远景,吊马河口西山顶敌楼。
17:35,海拔635米,七寨口仙女楼到了。
北侧留一楼门,其余三面各两箭窗。
17:42,幸福来得太突然,最后的一扇门楼。
海拔655米,应当与刚走过的西山顶同高吧。
楼子这一扇门开在西墙,东墙为三箭窗,其他两墙皆二箭窗,山上空间局促,几张局部照片。
用以下两张照片为一扇门楼、仙女楼作补充。
照片来源行走长城:龙潭沟八大楼子后之第九楼--第十楼--第十一楼(2013年9月21日)。
内部券拱跨度比较大是这楼子特有。
还是“空中台阶”。
17:50,拜,一扇门楼。
仍然是“空中台阶”。
仙女楼内部截面墙呈“日”字型结构。
一洞龛内有前驴友留存的长城杂志。
......18:05,离开龙潭北沟仙女楼。
天黑沿着龙潭北沟下撤,附近的三角城城堡遗址没能光顾,太遗憾啦!
......19:00,田庄村启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