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陈家堡--石峡关--帮水峪--清水顶--八达岭残长城(2010.11.14.)

标签:
陈家堡石峡关帮水峪清水顶八达岭残长城 |
分类: 行走长城 |
9:30陈家堡村,初冬的关外,荒野已是一片肃杀,长城沿村东的山脊南北穿行。
长城离村子很近,躲不开惨遭拆毁的命运。
站在高坡回看走过的小山口,长城大部已成碎石堆。
长城修到上陈家堡,离村子远了,也更有点模样了。
山下就是石峡关(古称石硖口)。
峡关西山的扁四眼楼子,是个标志性建筑。
关口对面长城
绕路下到石峡关口,关口值班小屋出来人拦住我们,@#¥%~@!#&&说什么也不让上长城了。
遗憾的绕过石峡关口,只能从花家窑口再上城墙了,长城接龙石峡关就成了一个断点,待以后填补了。
12:36花家窑口,应当属于帮水峪长城了,帮水峪村在花家窑口西,帮水峪名称的来历据说从棒槌峪谐音,又有说从傍水峪谐音,不管怎么说都和水有关,但不知这村子现在缺不缺水,花家窑口有没有水关。
早建于明朝的古长城和两个烽火台。
一段较好的土墙。
这个孤楼是坐守在花家窑口内不远的一座山头上的,山似影壁,敌楼下瞰关口。
风雪中矗立的敌楼更像残破飘摇的一堵墙,当时只注意它的防御地位了,回来后才逐渐了解其实这个敌楼是非常著名的一个菱形楼。因为西北角(右手)是个锐角这个方向看好比是一堵墙。
从古籍上看,石峡关、花家窑口都是永乐年建,距今600年左右。
向东长城单面箭墙,墙体可能比永乐年晚一些,但也至少经历了四五百年风雨,雄风依旧。
对比。
天气莫测,乌云飞度,偶尔阳光透过云隙照下来显得格外刺眼。
整齐台阶,锯齿箭墙,女墙顶部铺砌的角砖丝毫没有损坏,尤其完整。
15:00,清水顶,四眼敌楼1239米,
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军事会议现在开始!沙盘推演,红蓝对抗,派兵遣将,....
16:00
想当年,上、中、下三个5×2大敌楼依次排着队的来....这也太帅了。
李自成究竟功破的石峡关还是此处?
石峡关通向居庸关小路是否就是闯王古道?
此处虽有破城,南下秘境在哪?莫非只是局部战争?...?
篡改杨慎《临江仙》诗句作为结尾,
斗转星移,边关明月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