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金山岭--蟠龙山--古北口(2011.10.29)

标签:
金山岭蟠龙山古北口 |
分类: 行走长城 |
早晨9:30就到了金山岭景区入口。
景区大门向南甬道一直通向长城大墙。
西烽燧。
“砖垛子关,洪武年建,通大川,正关并各墩空,俱通众骑,极衝。”
砖垛关,当年边塞要途之一。
关上营房。
砖垛口关西行,真正踏上这次长城之旅。
金山岭蟠龙山一带山势比较平缓,是防御重点,障墙被大量采用。
外表看敌楼保存完好。
内部坍塌,空落落个大庭院。
进得大门先有影壁墙,民居建筑做法常用在筑城上。
又是一个内部空空的敌楼。
敌楼建制规格高,三眼四眼甚至六眼楼非常之多。
前方军事禁区,脚步戛然而止,长墙敌台顷刻成为国防禁地。
后退回撤,沿着大墙北侧向西继续行走。
600年,斑驳的青砖铭刻着那些已经远去的历史。
是军事禁区的存在,之内的城墙敌楼豪华完整,也庇护着它们涉险那些无知狂热的年代免遭毁坏。
钻荆棘过密林,一路无话,来到了一个大下降,足有60°。
走了这么远还是无法上墙。
山民生财有道,虽然已经秋收,但是不能踩她家的地,甚至田埂也不能踩,
逃跑中看一眼长城,真是漂亮至极,一个完整的24眼楼被一段锯齿一样的障墙拖挂在山坡上。
走了几里路,向北绕了一个大弯子重又回到长城边。
虽然是残破的24眼楼,那也是这一带开放长城的精华所在。
楼内这个小圆房很特别,若是原建筑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钢铁架构支撑着苍老的躯体。
回行一段,看看这边禁区的敌楼。
接下来就是一路目不暇接的美景了。
靠近古北口,包砖完全拆走,留下黄土墙芯的残垣断壁。
16:00。到达111国道。
这里也是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古北口铁门关所在。
1956年树立的文保石牌。
2011年树立的文保石碑。
国道旁的古北口镇。
时间还早,穿过公路隧道来看看大花楼和瞻仰抗日战争烈士陵墓。
大花楼
古北口城墙
潮河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