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大营盘--样边长城(2012.8.18)

标签:
大营盘样边长城 |
分类: 行走长城 |
柏油路改了碎石道蛇形山间,雾蒙蒙的天甚至看不出东西南北。
从415省道到大营盘村上长城还有好长距离,长城曲折于山尖沟谷,这次怕影响别人的进度也没走成,留作下一次的大营盘---长峪城了。
通往大营盘村的碎石路把长城的墙体切成两段,难怪人们认为大营盘长城是最方便把车开到长城边的。
石墙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独自开花结果的海棠树。
这一代山高路远配合坡缓上的墙矮达到防御目的也足够了。
本来就贫瘠的坡地也被山洪冲击成深沟凹壑
走近村口小庙,还是看不明白是土地庙还是求雨的龙王庙。
大营盘村实际是一个很小山村。
砌就房屋的城砖是那个年代来自附近的长城。
村头两个蹲在房檐下的村民大哥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还热情的邀请进家喝水休息,在村民大哥这了解到村子附近没有水源,百姓吃水全靠雨水窖里的雨水,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得这个村子现在只有几户舍不得故土的常驻人家十几个老人....
唏嘘过后互致道别又踏上了路途
一片灿烂的向日葵衬托着远景的长城,心情一下好了许多。
一个妹妹也驻足留下瞬间美景
两个人的互答
一棵树的坚守
终于走在去样边城墙上
这一带是石砌的单边墙
虽然上部已荡然无存,承重石垛却巍然矗立,很著名的遗迹。
被剥去包砖的敌楼柱墙屹立不倒,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荣光和苦难
再往前走就到了最惊险的路段,水关
长城沿两侧山崖一直修到沟底,也许这个地点就是《四镇三关志》提到的倒翻冲。
一只可爱小甲虫,仿照周边环境进化,背上的小硬壳像一片有着一角枯黄的绿色叶子。
沟底有个水关的门洞,左侧山洪从洞口倾泄到右侧崖下。
非常完好的石墙
走过沟底,缓坡上的长城外建有障墙,两道防御。
看到这个棱角分明的实心敌台预示着样边城就要到了,
同样厚度的石块,石块间石灰灌浆码砌的十分整齐。
样边城,名字已经很熟悉了,各种介绍也不少。
抄袭百度简单扼要:徐达帅明军将元顺帝赶出健德门,为防御逃亡大漠的北元再反攻侵犯而修筑的样板工程。
是所见到的石砌长城中最整齐、最完好、最坚固、最优美的墙体。
墙体外的一个实心敌台?是什么作用?
另有暗道通向长城墙体内外。
几千公尺长,宽敞的能跑卡车的马道堪称震撼
被拆除的箭墙痕迹还在。
天气有些放晴,回首来时路,似透过幔帐的官厅水库
百十米就有一个下城通道,一贯的整齐坚固。
样边长城也叫庙港长城,山路可以通到长城脚下
“样边长城”石碑
石墙向南,奔向镇边城
样边城到此结束,边墙东侧沿着横岭西沟下撤
几公里的山间灌木小路
再回首~
15:30,415国道横岭村,徒步行走14公里。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