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四)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
(2018-09-26 13:06:12)分类: 学习资料 |
内容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节日更是长期积淀凝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结合儒家教育思想的“仁”和“礼”以及“恭、宽、信、敏、惠”等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并且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幼儿
一、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的要求
其次是避免德育教育的老套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评价的多元化体制转换带来的道德失范,这些无疑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却缺少反思,仍然以传统的抽象化,理论化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说教不仅无法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反而因其不能回答幼儿的疑问而遭幼儿厌弃。
再次是开发德育资源,利用环境资源和家长资源,可以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方式,拓宽工作视野,在更广阔的资源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传统节日相对于其他德育资源有其独特性,深入挖掘节日内涵,辅之以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使德育教育焕发无穷的力量。传统节日都有些具体的时间,认识起来很简单。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在形式上就要新颖。对幼儿进行道德说教会显得理论化、抽象化,缺乏生动性,无法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必须结合节日特征满足教育形式简单化、生动化的要求。辅以有效的展示,让幼儿知道这些日子,再给予适当的启发,教育效果肯定不同。
二、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内容
(一)在传统节日中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
传统节日中春节代表着新的开始与新的希望,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中最为隆重和盛大的节日。所有的中国人都有把春节看作是喜庆团聚的好日子。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清扫一新,贴春联、贴年画、守岁、放鞭
(二)在传统节日中培养幼儿同伴协作,友爱和互助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元宵节。吃元宵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这一天要吃元宵。可以通过猜灯谜和制作花灯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友好、不抢别人的工具,合作配合,交流经验,谦让,还能够帮助别人(三)在传统节日中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
(五)在传统节日中培养幼儿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有挂菖蒲、艾叶,吃粽子,划龙舟,佩香囊等活动,其节日内涵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从小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祖国,激励他们逐步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爱恨分明。
在传统节日的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诚实、勇敢的品质,让幼儿说真话,不说谎,有错能改,帮助幼儿明确对错,避免不良行为让幼儿拥有开心和愉悦的情绪,形成开朗的性格,这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
三、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原则
(一)要帮助和关心幼儿、尊重幼儿和严格要求幼儿
教师帮助和关心幼儿是教育的首要原则,爱才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爱是塑造幼儿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尊重幼儿,把幼儿看做独立的个体。爱护幼儿的自尊心,给他们前进的动力,调动幼儿的积极因素。不迁就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严格要求幼儿
(二)要正面引导幼儿,加强教育的正能量作用
给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已正面引导的方式给予正能量。身教胜于言教,及时表扬优点,肯定幼儿做的好的地方,让幼儿的好思想在集体中扩大。对不良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帮助他们分辨是非,并指导幼儿如何做。
(三)始终保持一致
无论家里还是幼儿园,要始终保持一致,要长期有目的地教育幼儿要要求一致,不要让幼儿思想混乱或无所适从,家里和园里应配合。做
(四)
教育者需要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分享集体生活的乐趣,在集体中互相学习,在集体中有集体荣誉感,有榜样教育。重视个别教育,因材施教,在不同的水平上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总而言之,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是德育教育的初期阶段。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司南文,《中国传统节日故事》,连环画出版社
3刘新学,《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