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读书笔记
(2013-05-09 16:08:26)
标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教育 |
摘抄:
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有理解地阅读和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
我认为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早在三年级、最迟在四年级,就要使学生能够笔不离纸地写出较长的词,能够眼睛不看练习簿地写出词甚至短句来。
快速地书写字母和词,与在书写的同时进行思考,应当齐头并进。
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首先要求对手的小肌肉进行一定数量的操练性练习。
如用小刀(雕刻刀)和剪刀雕刻和裁剪纸板和纸张,雕刻木料,编结,设计和制作小型的木质模型等。精细的劳动动作能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和节奏,形成手指的灵巧性和对小图案的敏感性。
感想:
我现在的为数不少的高三学生,在摘抄文段的时候,或在积累成语等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常常写一两个字就要歪头看看书,我告诉他们,至少看完一句完整的话,然后在心里默想着写下来。很遗憾,他们不接受我的意见。
通过阅读苏老的这条建议,我懂得了,原来,他们如此书写的习惯,是由于从小没有养成一种快速书写与边书写边思考的能力。
像他们这样的写法,无异于断章取义,根本无法做到在书写时候思考了,因而,他们的摘抄实效是很低的。以我自己的摘抄经验来看,将某些东西抄写一遍,其效果相当于把这些东西读了五六遍。看来,这是得益于在抄写时的思考啊。
当然,抄不太多,我会感觉手很酸,不如在键盘上打字来得轻快。而今,我也懂了,原来是我的手部肌肉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回想自己的儿童期,根本没有剪过什么,制作过什么,顶多,拿张纸叠个什么而已。
感谢苏老,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又莫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