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早收到小枫关于西平转发的《钓鱼岛幕后》回复,并没往心里去,因为我一向对政治问题、军事问题没什么兴趣。
随后接到西平电话,问:“电邮看过吗?”
我说还没有。
他接着问:“我想问问,资产增加会减少负债吗?”
“不会。”
我向西平简单解释了一些会计原理,如复式计账法、资产负债表等。并告诉西平,财务会计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不懂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它。
西平听后,希望我能写篇文章谈谈这方面的知识。
于是我看了西平的转发文章和小枫的邮件回复。总的看法是,如果要用经济战的论点来解释钓鱼岛争端,至少说出来的道理要符合经济规律和财务原理。但转发文章的观点显然是有破绽的,外国资本的流入怎么会减低本国的债务?这个结论就不符合财务原理。
下面用简单例子来说明资产和负债的关系。
首先,资产和债务是会计学上的一对孪生概念,互相对立却又互相依存。有资产,就有负债;有负债,才有资产。而且,资产和负债的数值在会计报表上永远是相等的。不管你懂不懂,一定要记住这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我们平时说“账轧不平”,指的就是资产的数字和负债的数字不一样。两者一样了,才叫“账轧平了”。
其次,资产和负债的对等是如何在账面上实现的?这牵涉到记账的方法。全世界的会计记账都统一使用复式记账法。所谓复式记账,就是指以资产与负债的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同时记入两个相应的会计科目中。这两次记入的数字最后都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和负债方上。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两者相减等于0。
再其次,就是要搞清楚资产和负债各自所包含的内容。我不再铺开讲述,但简单概括就是,凡是在你手里的钱财,都是资产;凡是要还给别人的钱财,都是负债。根据以上两条,你手上有多少钱财,就等同你欠别人多少债务。
很奇怪,是不是?我有钱,怎么会等于我欠钱呢?这里的“我”,指的不是个体的人,而是经济体,如公司、团体、国家等的法人组织。我以“任西平有限公司”来做实例:
1任西平有限公司成立了,但账面上还没有钱。因此,在它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下为0,负债项下也为0。两者相等,账轧平。
2任西平向公司注入个人资本50万,于是,公司的银行账上出现了50万存款。我省去记账程序,直接报告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现在为50万现金,负债项下为50万股东权益。这股东权益为什么要放在负债项下呢?因为欠任西平50万呀!两者相等,账也是平的。
3任西平有限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是购入龙口的一个商业地产,价格100万。于是,银行账上的50万现金没有了,付给了地产商;又向银行借了50万,也付给了地产商。那么,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上又是怎样的状态呢?资产项下现金为0,但不动产为100万,总资产100万。负债项下股东权益还是50万,但又增加了银行贷款50万,总负债100万。两者相等,账还是平的。
讲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只要有钱进来,负债就会增加。当中国的资金进入美国时,也就意味着美国必然要增加这笔钱的负债。它的负债怎么会减少呢?
了解了上面的解释后,就不难理解小枫电邮中的话了,“资本的增加会降低负债吗?不但不能,还会同比例地增加负债。正确的经济学理论是,要减少负债,必须要通过减少资产来解决。就凭这一条,该文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
我同意小枫的意见,该文的经济学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是混乱的。
现在网上的文章玉龙混杂,真假难辨。我们应该用独立思考的方法,来辨明真伪,去伪存真。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