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解《红楼梦》中的五个题名

(2014-01-06 21:01:31)
标签:

转载

我认为: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之前,曾经写有《风月宝鉴》之书(孔梅溪起名棠村作序),创作红楼梦开始时起名《石头记》,结束后又起名《金陵十二钗》,吴玉峰则起名《红楼梦》。《情僧录》,虚晃一枪,实无其名。

解《红楼梦》中的五个题名

                                       ————揭开《红楼梦》之谜后序

 

     第一回书中写道:“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撰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段文字中提到了四个题名,加上第五回书中提到的《红楼梦》,一共五个题名,下面就对这段文字及五个题名作以解释。

“因毫不干涉时世,”是反话,掩饰之辞,书中所写内容及主题,正是“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此书是有头有尾,已经写完,只写了八十回,如把此书当作爱情故事看,就是有头无尾。脂砚斋批道:“如把此书当作小说看,就是糟蹋此书。”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是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空空道人”没有什么道人,虚拟的人物。“空”是没有,不存在,“色”指女色,“空空道人因空见色”,因为没有空空道人,所以空空道人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到一块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了,是虚假的,世上只见到一部写女色的书。“情”指书中的内容及主题,“由色生情”由女色表现出书中的内容及主题。“传情入色”,书中的内容及主题,写入女色之中。“自色悟空”,领悟到女色本身是不存在的,把女子看没,就是解开此书的最高境界。

“遂易名为情僧,”“情僧”也是虚拟的人物,只看表面文字的含义,“僧”代表出家之人,出家之人是不近女色的,情爱,情色都与僧人无关,“情僧”表示书中“情”字与女子无关。“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石头是作者的自喻,用作者来代替石头,就是作者所记之事也,《石头记》这个题名,表示此书采用自叙传体裁写成。《情僧录》是由《石头记》而来,书是一本,题名两个,来看表面文字的含义,“僧”字拆开成为“人”和“曾”两字,就是“情人曾录”,“情人”知情人即作者,“作者曾亲身经历作以记录”。《情僧录》这个题名,表示书中内容的真实性。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应读作“东鲁孔”,“东鲁”指鲁国的东面,“孔”指孔子,孔子家在鲁国东面的曲阜,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东鲁孔”表示儒家,“梅溪”谐音“没嘻”,“东鲁孔梅溪”的含义是“儒家没了,嘻嘻 ”这句话是用嘲讽和戏谑的笔法写来,意义深刻,答案就在书中。第十二回提到贾代儒,“代儒”顾名思义,代表儒家,代儒儿子早亡,只留下一个孙子贾瑞,贾瑞尚未婚配,因看“风月鉴”而亡,代儒岂不是断子绝孙了吗。儒家没人了,是讲儒家的学说及传承后继无人了。

《风月宝鉴》还是《石头记》这部书,只是又换了一个题名,这个题名有什么含义,来看书中的第十二回。书中写道:“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就是“风月宝鉴”,镜子象征着《石头记》这部书。只要把镜子的功能搞清楚,《风月宝鉴》这个题名的含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镜子的正面是王熙凤,为女色,表示此书表面文章写的是爱情故事。镜子的背面是个死人骷髅,代表死亡,表示书中的主题“清朝已是末世”。看镜子不要看正面,要看反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叮嘱,只看镜子的正面,结果一命呜乎。看镜子正面是不治病的,看反面才能够治病,说明看书的表面文章是毫无结果的,只有看书的背面才有作用,有意义。

当贾瑞正看“风月鉴”死后,书中写道:“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代儒不但代表儒家,还代表统治者,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大多尊孔,推行儒家学说,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表现由为突出。所以说统治者都是儒家的徒子徒孙,代儒对“风月鉴”的态度,就是封建统治者及儒家对此书的看法,不但大骂此书,还要架火来烧,焚书之举,从这些行为来看儒家是没有看懂此书,所以作者哭着讲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把《红楼梦》一书当作爱情故事看的人,统统是以假为真。由此可知,《风月宝鉴》这一题名,是告诉读者看书的方法。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撰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是书的作者,在此作了明确的交待。“悼红轩”,“红”指“红艳”即女子,女子代表清朝,“红”为赤,赤乃金,“金”指清朝国号,“悼红”就是“悼清”,哀悼清朝将亡。“轩”是书房,在这里作氛围讲,是在哀悼清朝将亡这样一种氛围中。“批阅十载”写书用了十年时间,“增删五次”多次反复修改,“撰成目录,分出章回”,有了目录,有了章回,证明书已写完,这是常识,所以不要在认为《红楼梦》一书只有半璧没有写完。

《金陵十二钗》还是《石头记》这部书,《金陵十二钗》这个题名是书中的主题。“金陵”代表“清亡”,“十二钗”代表女子,意思是“清朝灭亡的原因,由女子表现出来。”而《金陵十二钗判词》是作者在书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下面就对《金陵十二钗判词》逐条作以解释。

,  

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画上的“满纸乌云浊雾”代表一种天象,是黑暗,表示朝庭黑暗,政治黑暗。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彩云”都是好的天象,代表一种开明的统治,然而这种开明的统治很难见到,即使见到,也会很快消失。为什么呢?“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想为国家、为社稷建功立业者,但地位卑贱,不被重用。“风流灵巧招人怨”。可作大事的人,有作为的人。却招来统治者的怨恨。“寿夭多因毁谤生”。开明统治的夭折与完结,都是因为统治者,听信了谗言秽语的毁谤所至。“多情公子空牵念”“情”指朝代兴衰更替之情,“多情公子”指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经历过无数次的朝代兴衰更替,这种历史变迁,可谓“多情”。历史证明,黑暗统治是长期存在的,而开明统治则是极少见到的,传国玉玺只能是“空牵念’。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画上的“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点出“花袭人”的名字,“一簇鲜花”表示群芳,群芳为女子,女子代表天下,“席”谐音“袭”代表“袭人”,“破席”是“破袭人”“袭”字拆开是“龙衣”两字,“袭人”是“龙衣人”,穿龙衣的人是皇帝,“破袭人”就是破皇帝,天下是美的,是好的,但座天下的都是破皇帝,皇帝不好。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皇帝枉称自许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嘴上讲有高贵气质,其实没有,只是白说而已。“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皇帝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修养和高贵气质,却在低贱的人身上得以充份体现,所以说低贱的人有福,“公子无缘,”传国玉玺无缘,指皇帝即缺德又少气质。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凅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画着一株桂花”,“桂”谐音“贵”高贵,“桂花”代表高贵的统治者。“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凅泥干,莲枯藕败。”表示腐败。高贵的统治者其根扎在腐败之中,被腐败所包围,与腐败为伍。

“根并何花一茎香”,荷花的香,代表一种美德,出污泥而不染。“平生遭际实堪伤”。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在高贵的统治者之中是不受欢迎的,遭受迫害与打击。“自从两地生孤木”,用拆字法,可解出一个“桂”字,点出书中一个人名“夏金桂”。这个名字从表面文字看,可解释为:夏朝到清朝的统治者。夏朝之前,尧、舜、禹实行的是禅让制,禹的儿子建立夏朝后,实行世袭制,一直沿续到清朝。“致使香魂返故乡”。自从统治者实行世袭制以来,腐败便产生了,腐败与统治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致使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返回故乡,走了,离开了统治者。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玉带、金簪都没有尽其所用,没有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岂不很可惜。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可叹有德之人,堪怜有才之人。“玉带林中挂,”“玉带”比喻有德之人,“林中挂”表示被丢弃、被闲置,暗示有德之人被闲置,不被重用。“金簪雪里埋”。“金簪”为财宝,“财”谐音“才”,比喻有才之人。“雪里埋”表示境遇欠佳,不被人所发现,暗示有才之人受冷遇,被埋末。

“玉带林”,反过来读“林黛玉”,“金簪雪”,“金簪”可用“宝钗”代替,“雪”是“薛”,反过来读“薛宝钗”。林黛玉有德,薛宝钗有才,钗黛合一是一个人,就是作者,作者有德、有才,可补清朝塌落的天,但一生不得志,可谓“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德之人和有才之人不用。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画着一张弓”,弓是兵器,打仗之用,是非之物。“弓”谐音“宫”,暗示宫中不太平,是非之地。“弓上挂着香橼”,暗示宫中安定太平都是暂时的。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即石榴,石榴多子,“宫闱”指后宫,后宫多子,是皇子多。“辨”是思考、研究 ,思考并研究二十年来,皇子们之间的是是非非。“二十年来”是有所指的,是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十三年,也是作者从出生到二十岁的这段时间,书中十二钗女子,最大岁数是王熙凤,“大不过二十岁”。这里是用十二钗女子的岁数,分别表示二十年中的某一年,在宫中所发生的事情。所以说书中反映出的年代及时间都是真实准确的,并非“无朝代年纪可考”,脂批道:“据余说,却大有考证”。

“三春争及初春景”,二十二回元、迎、探、惜的谜底,对此作有解释。迎春的谜底是算盘,打动乱如麻。暗示皇子之间勾心斗角,争权夺位。探春的谜底是风筝,飘飘浮荡之物。暗示皇子的地位沉浮不定,朝不保夕。惜春的谜底是海灯,一发清净孤独。暗示皇子之间离心离德,骨肉相残。正是有上述原因的存在,必然导致矛盾激化。元春的谜底是爆竹,一响而散之物,正是矛盾激化的形相写照。所以说“三春争及初春景”,可谓原应叹息。

“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代表皇子,暗示皇子之间的内讧,断送了国家,使清朝从此开始败落,走向灭亡。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宫庭内讧。

 

“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两个人放风筝”,“两个人”代表有德、有才之人,“风筝”代表清朝的天,暗示清朝的天,离开了有德、有才之人,就会塌落下来。“一片大海”指苦海,“苦海慈航”元春为大观园中的佛寺所题匾额。“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佛教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暗示清朝已是末世,如同在苦海中行舟一样,前途渺茫,没有希望。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朝已是末世,正是用人之际,可是此时有才、有志的人却“运偏消”,清朝失去人才的支持,灭亡是不可必免了。“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是祭嗣、扫墓的时节,人的心情都很悲痛,在此是借用这样一种悲痛的心情,“涕送江边望”是直接表现出悲痛的心情,为清朝的败落和无可挽回而悲痛。这句还有一种解释,“清明”代表“清朝和明朝”,“涕送”是哭着送走,“江边望”江水一去不复返,好无指望。意思是清朝也相明朝一样,被哭着送走,好无指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清朝也同以往各朝各代一样,最终将成为历史,相梦一样逝去。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任人唯亲。

 

画中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飞云”表示富贵荣华如同过往云烟,“逝水”,将要消失的水,水代表清朝,逝去的清朝,是亡清。“几缕飞云,一湾逝水。”暗示贪图富贵荣华,必然亡清。

“富贵又何为,”贪图富贵荣华是没有作为的,“襁褓之间父母违”。婴儿时父母就死去,等于无家可归,家没有了,这里暗示国家。贪图富贵荣华,只能使国家灭亡。“展眼吊斜晖,”死亡前的回光返照。“湘江水逝楚云飞”。“水逝”、“云飞”表示清朝灭亡,富贵荣华也如同过往云烟,转瞬即逝。

“湘江”“楚云”点出“湘云”两字,即史湘云,“史”历史,“湘云”指“江南”,“史湘云”即历史上的江南。从历史上看,曾经在江南建立起来的一些国家及小朝庭,由于这些统治者贪图江南的富庶及安逸,留连于山水之间,花天酒地,不求进取,致使亡国,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可为前车之鉴。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贪图富贵。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画着一块美玉”,“美玉”有两种表示,一是高贵,二是美德。美玉落在泥垢中,暗示高贵的人、有德性的人也会被污染,不干净。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洁”是洁身自好,“空”是没有欲望,不去追逐名利与地位。想要洁净,没有欲望,与世无争,是做不到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金玉质”金玉之身,地位高贵的人,道德品行好的人。地位高贵道德品行好的人,最终也是会被污染,不干净。

“金玉质”暗示“妙玉”,妙玉在庙中修行,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从妙玉使用的器皿来看,地位很高。“洁”与“空”也是佛教用语,所以这条判词是针对妙玉而言。“妙玉”谐音“庙宇”庙宇指朝庭,朝庭是藏污纳垢之地,如同一滩泥淖。宝玉讲:葬唐臭汉,就是对朝庭而言。柳湘莲对宝玉讲:你们家除了门口的石狮子,都不干净。是指清庭同流合污。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同流合污。

 

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画着个饿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表示饿人当道,残害忠良。

“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子系”是个“孙”字,指雍正而言,作了皇帝更加猖狂。“金闺花柳质,”指皇亲国戚,“一载赴黄梁”。受到迫害,失去了往日的荣华富贵。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遍地冤狱。

 

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女在内看经独座。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候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古庙”暗指朝庭,“一美女在内看经独座。”表示不问世事,不去参与朝政。

“堪破三春景不长”,“三春”代表宫中作官之人,宫中为官之人的结局都不好,所谓:伴君如伴虎。“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是出家人穿的衣服,脱去官服,出家为僧。“可怜绣户候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作官的人出家为僧,表示看破红尘,对朝庭彻底失去信心。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失去民心。

 

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一片冰山”,表示不可依靠,不能持久。“凤”只落梧桐,落于冰山上的凤是凡鸟。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平庸之辈,末世来临之时,平庸之辈就会受到重用。“都知爱慕此生才”。末世的皇帝,亡国之君,都喜欢那些平庸之才。“一从二令三人木,”用拆字法“一从”是一个“丛”字,“二令”是个“冷”字,“三人木”是个“休”字。“丛”表示花草,代表群芳,群芳为女子,女子有德、有才,群芳遇冷则休。暗示有德、有才之人生不逢时,遭受迫害与打击。“哭向金陵事更哀”。“金陵”为“清亡”清朝灭亡之时,国家已无可用之人,亡国之君束手无策,眼见大势已去,只有哭泣。实在悲哀。

“雌凤”表示“王熙凤”这个名字是有喻意的“王”谐音“亡”,“熙”谐音“稀”,“熙凤”稀少的凤,不是凤,是凡鸟,“王熙凤”是“亡于凡鸟”。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阿谀奉承。

 

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美人在荒村野店以纺绩为生,暗示由贵族变为平民,避难它乡。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意思是清朝灭亡时,满清皇室贵族还讲什么高贵与亲疏。“偶因济刘氏,”“刘氏”指大汉民族,意思是稍微对汉族人民好一点。“巧得遇恩人”。就会免遭赶尽杀绝的噩运。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民族对立。

 

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是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茂兰”表示生命力强,“凤冠霞帔的美人”是李纨,“李纨”故名思意,里边已完,比喻垂死之人。将死之人还与茂兰相比。

“桃李春风结子完,”点出“李完”即“里完”。“到头谁是一盆兰。”“到头”死到临头,暗示清朝已是末世还自比茂兰。“如冰水好空相妒,”“冰水”代表清朝,统治者表白清朝如何好,“妒”忌妒,“空相妒”没有忌妒,不必理会统治者对自己的吹捧表白。“枉与他人作笑谈”。统治者总是讲自己受万民拥护爱戴,江山永固,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可是很快就灭亡了,如何不被后人所齿笑。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姑名钓誉。

 

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縊。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高楼大厦”表示大兴土木,“美人悬梁自縊”。表示大兴土木等于自杀。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是朝代兴衰更替之情,天与海比喻很多,“幻”指多种多样,“身”是人身,指人而言。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的情况太多太多,情况也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都与人有关。“情既相逢必主淫”。“主”是主子,指皇帝,末世到来,此时作皇帝的,大多是荒淫无度。“漫言不肖皆荣出,”“荣”指鼎盛时期,都说不好的事情出在鼎盛时期。“造衅开端实在宁”。“宁”指天下太平之出,不好的事情,早在天下太平之出就有了。

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大兴土木。

以上是《金陵十二钗》题名的概括与总结。

《红楼梦》题名的含义不多讲了,用脂批一句话即可讲清楚:“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尔。”《红楼梦》题名表现的是作者一段生平事迹。

篇幅所限,写的过于简单,请原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