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二)
(2013-02-02 08:33:33)《“探秘月球”主题手抄报》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创造力。
3、学习利用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简单获取资料的方法,提高搜索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4、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
活动时间:两周左右
活动准备:
1、明确主题和要求。
2、查找并整理资料。
活动过程:
一、明确手抄报制作要求。
1、统一用图画纸,且手抄报的规格为8开纸(即与平时考试试卷大小一致),凡不符合规格的一律不予评选。
2、要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围绕本主题,题目自定。
3、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排版整齐。
4、插图应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突出活动主题。
二、用收集和整理好的资料,完成手抄报。
三、优秀手抄报评选。本次手抄报活动以表现内容和外观设计为评比的主要标准,选出精品在宣传栏展示。(附:手抄报评选标准及细则)
附:手抄报评选标准:
具体要求:
1、参评作品必须采用8K纸 。
2、各班推荐优秀作品至少五份以上。
3、反面贴上标签,注上作品题目、学校、班级、合作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评比细则:(100分制)每项可酌情给分,扣分要注明原因。
1、视觉效果: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紧扣主题(30分)
2、内容:书写工整10分;排版规范合理10分;选材健康丰富,紧扣主题10分。(共计30分)
3、艺术插图:活泼流畅,色彩搭配协调,符合主题。(20分)
4、创意特色:新颖,耳目一新。 (20分)
奖励比例(根据参赛作品总数):一等奖10% 、二等奖15%、三等奖20%。
《我爱我家》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做到具体真切,生动感人,有真情实感。
活动重点:
1、口语表达的条理性和简洁性。
2、书面表达的真切、生动、准确。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一周
课时安排:口语交际两课时,作文及讲评两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进行家庭情况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附:调查问卷)
2、学生完成问卷调查,收集一至两拘束写亲情得古诗句。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说起家就有一种亲切感,家是心灵的海,亲情是海中的浪花,从古至今,家是人们感觉最温馨的港湾。无论身在何处,首先想到的是家,挂念得是亲人。即使离异的家庭或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也有一股别样的亲情。
二、感悟亲情。
1、找2-3个同学自愿诵读自己搜集到的表达亲情的古诗句。
2、回顾第五单元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风筝》表达的是兄弟手足之情;《散步》表达的是子孙三代人之间的尊老爱幼的亲情:《诗两首》表达的是对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的热爱;《陈太丘与友期》表达的是父子之情。
三、我说我家。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一件自家中最能体现温暖亲情的小事,包括和父母之间,和爷爷奶奶之间,和外公外婆之间,以及和其他亲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体贴,相互谦让等。如:一杯茶,一盆洗浇水,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等等。要求说话时有条理,简洁明白,每人最多不超过2分钟。然后围绕“家”字各取一个文题,看谁说取得又快又好。
2、给同学们6-7分钟的时间,说说照片后隐藏的小故事,然后各组推荐一个上台交流。要求口齿清楚,语言尽量简洁流畅。学生自由评点后,教师稍作点评。
四、我爱我家。
1、用包含深情的语言,最好能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上5-6句赞美“家”的话。要求精练,有点诗意最好。
2、请2-3个写好的同学自愿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要求读出感情。其他同学自愿发言,从语言特点、朗读语气、语调、感情等方面点评。教师对做得好得加以表扬,对不足的加以更正。
五、用歌曲《我爱我家》来总结这次活动。
六、请同学门以”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条理清楚,语言真切自然,有真情实感.
七、交流写作成果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并张贴在教室展示栏里。
附:学生家庭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有关家庭关系方面的情况,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协助我们完成以下问卷。本问卷内容将做保密处理,请放心如实填写。所有答案无对错之分,我们期待你真实的问答。请不要遗漏,谢谢合作!
2. 你的个人信息(请填写或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1.性别:
2.年龄:
3.是否独立子女: ① 是
4.家庭居住地: ① 农村
5.家庭经济状况: ① 很好
6.你所在院校:
7.父亲的文化程度: ① 未上学
8.母亲的文化程度: ① 未上学
3. 你对自己家庭关系的看法
问卷共有17题目,每个题目后边都有四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是“经常;”“偶尔”;“很少”;“几乎没有”。
注意:1、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地方上划“○”或“√”。 |
经常 |
偶尔 |
很少 |
几没有乎 |
1.假如你心情非常不好时,会第一时间和家里人说吗? |
|
|
|
|
2.你觉得你的父母能理解你的想法。 |
|
|
|
|
3.父母对你的重视程度如何? |
|
|
|
|
4.你觉得你父母关心你吗? |
|
|
|
|
5.你会跟你父母聊一些私事。 |
|
|
|
|
6.父母会对你的个人生活进行干涉吗? |
|
|
|
|
7.你觉得父母对你严厉吗? |
|
|
|
|
8.在你小时候,父母曾当着别人的面打你和训诉吗? |
|
|
|
|
9.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争执。 |
|
|
|
|
10..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一直得到充分的关心。 |
|
|
|
|
11.你会为你的祖父母,父母庆祝生日吗? |
|
|
|
|
12.你是否听从长辈的意见。 |
|
|
|
|
13.在家里你感到过无聊吗? |
|
|
|
|
14.目前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都出门在外求学,有过想念家中亲人吗? |
|
|
|
|
15.你平时会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分享心事吗? |
|
|
|
|
16.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发生过争执吗? |
|
|
|
|
17.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包括堂兄、表兄)聊天吗? |
|
|
|
|
《戏曲大舞台》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
3.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搜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知识”。(附:推荐的网址)
2.在具体的活动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感受,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
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3周
2、课时安排:前期准备1——2周,成果展示两课时。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安排,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
2、查找资料,学习喜欢的戏曲曲目。
3、分组:六人为一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好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分好工
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和整理。(1—2周)
1、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相关材料。
2、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成果展示与评价。(课内2课时)
1、播放歌曲《说唱脸谱》,营造气氛。
2、戏曲知识大比拼。
3、戏曲才艺展示。同学们自己选择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或展示自己画的脸谱,并作简单介绍;或表演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最后评出最佳表演者和获胜的小组。
4、教师评价,并评出活动优胜组。
5、戏曲欣赏,播放一些戏曲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品味,亲自体验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6、让学生谈收获。
附:戏曲网址:
戏曲天地:http://grwy.online.ha.cn/chen
中国传统文化网曲苑杂谈:http://enweiculture.com
咚咚锵中华戏曲网:http://www.dongdongqiang.com
中华戏曲网:http://cnsearch.163.com
《这就是我》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用普通话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发言时态度大方,能根据不同的目的调整说话的内容和方式。
3、在介绍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尽可能集中、明了、简洁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力求写出一点新意。
活动重点:
1、发言和表演时要态度自然大方。
2、口齿清楚,中心明确。
3、介绍自己要展示出个性特点。
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两周
2、课时安排:口语交际两课时,作文及讲评两课时。
活动准备:
1、列好自我介绍提纲(多方面:外貌、名字来历、性格、爱好、特长等)
2、才艺表演准备(个人书法、绘画、朗诵、唱歌、器乐、舞蹈、手工制作、摄影等)
3、分组:六人为一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好提纲,带好物品,作好相应准备。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我”的介绍提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话题 。“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芸芸众生,用尽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去实现。但是,仍旧有人不了解自己,仍旧有人找不到自己,仍旧有人因为盲目追求,而白白耗费生命……同学们,你了解自己吗?来到了新的班集体中,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你?想不想结交更多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借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互相认识、沟通一下,好不好?
2、出示活动目标和要求。
二、活动一:了解自己。你了解自己吗?能不能说出你自己的一些情况?
1、说说你的外貌特点。说得不好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纠正或补充。
2、说说你的性格、爱好以及特长。有些兴趣爱好可以用才艺展示。
3、说说你的名字的由来。
三、活动二:说说别人眼中的我。
(1)父母眼中的我。自己讲述,不妥的地方其他同学提出修改。
(2)同学眼中的我。由好朋友,同桌讲述。
四、活动三:说说将来的我。学生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想象自己将来的样子。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令我们欣慰的是,认识了许多可爱而有个性的朋友。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勤奋学习,
六、写作《我》或《这就是的我》 。
综合前两项活动的内容,写出一个真实的我。这次写作是在一定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求内容较为充实,别具特色,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已经开始学会探究、思考。
七、交流写作成果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文章。老师对作品评价的同时,也谈谈对部分同学的最初印象,发掘优点,赞美褒扬,赏识关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懂得赏识他人的可贵。
八、拓展延伸。
也是这次活动的副产品,那就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学习中,要同学在不经意间形成审视自我、省察自我的良好习惯,并写出了“我”之续集,《我变了》、《我进步了》……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学会自我反省,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学会自主,创新、终身学习的目的。
《走进名著》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习欣赏中外文学名著。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名著的习惯。在名著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陶冶审美情操。
3.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体会生活的另外一面,不总是对你好的,还有艰辛的一面。
活动重点:
1、积累名人读书名言,了解名人读书的故事。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读名著的习惯。
活动时间:两学期
活动准备:
1、推荐篇目:《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
2、每周四下午第七节课为名著赏析课。
3、布置“走进名著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活动过程:
2、在一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征文活动,选出若干篇优秀文章进行奖励,并汇编成册。
3、上好两节阅读交流课。
4、读书活动过程中进行各种竞赛。如:“读书小报评比”、“我最欣赏(敬佩)名著中的人物”等活动。
5、活动调查。纵向和横向调查。班级、学生个人读书活动前后对比,平行班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