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65选择

标签:
365 |
分类: 社会人生 |
中年的我们,这两项已经基本定型。能不能白首不知道,但那人肯定是已经遇过了;至于城吗,活到这个岁数,也一定是做出选择了。不确定的是选这城的哪一处房来养老。
结婚时,住的是单位的简易福利房。一年后,赶上了单位集资建房的最后一班车,但因年轻资历浅,没资格挑三拣四,只能选择一楼。
车库上的一楼不湿不潮,南北通透,倒也住得舒坦。
唯一的不足就是有蚊子,每年从五一挂起蚊帐,要到十一才能收起。

厌倦了蚊帐的局促约束,于是,换成了一个五楼的套三。
当初选这个房子时,还犹豫不决,是老爸一锤给定了音:要想换,就直接换,当机立断。
在我印象里,老爸也很少有这么果敢的时候。那次也不知怎么啦,直接替我做出了这么一个现在看来依然还很正确的选择。
喜欢这个房子的位置。楼下就是菜市场,每天下班,市场上溜达一圈,随吃随买,冰箱都可以省下来不用。
在这里住了几年,我慢慢固定了自己喜欢的熟食店、面条屋、馒头房、水果点,海鲜店。需要什么,就直奔而去,没有货比三家的纠结,这是时间给予的选择,更多的是数年来积累下来的信任。

不远处还有几个大型的商场,饭后溜达着就可以逛上一圈,买不买都没关系,关键是可以过足眼瘾,很是自在随意。
还有它和单位不远不近的距离。开车顺的话五分钟可以搞定,步行的话也在半小时之内。有那么几年,只要天气允许,我都是步行上下班。
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在单位的东边,早晨背着朝阳出发,晚上背着夕阳回家,惬意而安闲。
后来,听同事说起某个地方的房子不错,就凑热闹去看了看。没想到,只去了一次,就有了一眼万年的感觉:余生就和你共度了。
其间,因为遇到恶邻,有过犹豫,有过后悔。但我后悔的只是自己眼瞎,那么多户,我怎么就选了这个?
但真正说起来,是我选择在先。所以,这只能说明我运气不好。除了这个,还有购物的不方便。

但只要我独自在小区里走一圈,或者到后山上的公园转一圈回来,我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
我爱这里,爱它元气满满的空气,爱它幽静清新的环境。虽然它还有很多不足,但都可以被原谅。
我喜欢老房子购物的便利,但只要饭后在小区局促地走上那么一圈,我就怀念这里。生活里不是只有柴米油盐,还有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购物不方便怕什么?抽空去超市就是了,何况赶巧了周末还可以去不远处赶个集呢。

我是抱着养老的心态来买这处房子的。你看,远离人群喧嚣处,空气清新,有山有湖,听春吟樱谷,与浪漫共舞;观夏啸溪流,和日月同辉。人生归山,听心于湖。这样不是挺好吗?
但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腿脚不方便了,这上上下下的楼梯,就够人发愁的了。老妈不就是被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吓跑了吗?做核酸不可怕,可怕的是要上下楼。
所以啊,年轻有年轻的优势,年老有年老的愁处。
你呢,准备好养老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