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显微镜的结构
①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
②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二、显微镜的成像
⑴ 方法:取镜、安放、对光;
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螺旋,
旋,直到看清为止。
⑵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 = 物镜放大的倍数 ╳
目镜放大的倍数(指物像变长的放大倍数,即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如:目镜是10╳,物镜是4╳,物体的放大倍数为10╳4。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成正比;
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
所以,对于物镜来说,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而目镜恰好相反,镜头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是颠倒的。
如: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其实际位置是在玻片的左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在显微镜下的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面移)
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3: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取出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注意要让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视野。当光线强时,让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凹面镜对着光源,这时候,就有从目镜里看到一明亮的圆形视野。
(三)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以免物镜和标本相撞)
3.左眼看目镜,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看不到物像的重复第2、3两个步骤。
(四)高倍镜观察: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转动粗准焦螺旋。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变化?
(低——高),视野
变暗
,物象
变清晰
,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变少
。
(五)收镜:1、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取出玻片,用清洁纱布揩净镜体。
2、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六)、注意事项:
a、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将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才能换用高倍镜观察。
b、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