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光明中感受黑暗,在黑暗中唤醒光明——《调音师》

(2019-05-18 19:30:16)
标签:

杂谈

在光明中感受黑暗,在黑暗中唤醒光明——《调音师》

《调音师》是一部印度悬疑剧,最近这部剧也很火,评分也很高。这部剧要表达的人生观是“人生处处是陷阱。”男主是一个音乐人,既是调音师又是钢琴家。为了寻求音乐灵感,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所有人面前装盲人。

一个偶然的因素,他偶遇了一场谋杀。紧接着,他不是盲人的事情被泄露。然后,他遭遇了一连串的追杀。在此过程中真的失明了。正当他以为遇到好人,以为获救的时候,没想到,坠入一个更kong怖的阴谋。

这部剧是以情节取胜的。整部剧的基调是很压抑的。期间穿插的爱情的因素、还有幽默诙谐的印度歌,仿佛是为了打破这种压抑的基调,稍稍抚慰我们观众的情绪。

爱情是有、美好是存在,但美好的一切,在比黑暗更黑暗、比恐bu更恐bu、比绝望更绝望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柔弱无力;如一根微弱的火柴,转瞬即灭。人生,终究是无边的黑、无边的暗、无边的夜的迷茫罢了。

仔细一想,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深意的。比如,男主角一开始的装瞎,就像是一种行为艺术。用心体验光明中的黑暗。歌舞、欢笑、觥筹交错、和平,都是假象,他也由此接触到了现实中最丑恶的一面。

然而在他真的变成盲人之后,他却能用“第三只眼睛”看到很多东西,甚至看到一些正常人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这就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了。光明在哪里?光明就在心里,因为第三只眼睛就是慧眼,开启了内心的智慧,才能看到光明。

从这个层面上看,这部电影是很有宗教意味的。包括那个湿婆神纹身。

还有,恶人都遭到了报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观念。

至于最后的结局,男主放弃了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眼角膜、放弃了重获光明的机会,最后仍是一个盲人。他和女主匆匆重逢,又即将匆匆离别,从此天各一方、各自安好。但是男主却已经很坦然,对于他的盲人身份、对于别离。花开花谢,缘起缘灭,一切都只是——随缘。这里表达了一种随缘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虽然他拄着盲棍,一个人孤单地走在路上,但是他带着一个恬淡的笑容。一切外在的境遇都不再左右男主,因为对他来说,外在的一切都不再重要、甚至不再真实。我想,最终,他是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这部印度剧很精彩,剧情跌宕起伏,而且有很多对人生、对宗教的思考。2019年度好剧,你值得拥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