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听了贾鹏芳的一曲《睡莲》。我是在丁立梅的书中看到有这首曲子的,特意找来听的。感觉太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了些。这种悲伤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就好像一个怨妇,放任自己泪流成河。又好像祥林嫂,逢人变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其实,我喜欢的,是有节制的悲伤,是用幽默的方式来调侃的悲伤。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一样,让人笑中带泪。而不是无节制的,泪流成河的悲伤。
又听了贾鹏芳和贾鹏新的《春景》。我觉得这首春景比《睡莲》好听得多,有感觉得多。
在我头脑中出现了两个场景:
场景一,一个春心萌动的女子,在“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边望着窗外的柳枝摇曳,一边思念着意中人。突然想到苏州评弹《莺莺拜月》里的词“春色由来最恼人”。
场景二,大观园内的一群女子相邀着来赏花,她们笑靥如花、轻移莲步,聘聘婷婷地走来。此情此景,美。美得不真实。
这首《春景》在热热闹闹的春日中,内心却有萧条之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热热闹闹的一堆人,姑娘奶奶们,丫鬟婆子们,都穿红着绿、环佩叮当地出来赏花了。自是十分热闹的。然而热闹终归是短暂,一切都只是浮华。浮生若梦,最终留下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喜欢的热闹,是热闹里有冷清、欢乐中有寂寥。我喜欢的悲伤,是悲伤中有希望、悲伤中有坚韧、悲伤中有与命运抗战的勇气,哪怕失败,哪怕惨烈,哪怕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