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午日凶铃与复活(三)
4月3日
不久前在一本不知谁剩下的旧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复活的故事:
有一个人去敦煌旅行。在沙漠中,她看到一只很小的蜥蜴:粉红色的身体,仰着头、张大着嘴巴,似乎要用嘴巴接住什么。原来在它的头上方,是一株荆棘植物的叶子。叶子上面有一滴露珠,在叶子的边缘、正欲滴未滴。这滴露珠在干旱的沙漠中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这只弱小的蜥蜴正用仰望的姿势迎接这滴露珠,希望风一吹,就正好落入它的口中。
这个人看到了这一幕,就想帮助它。她想用伞柄轻轻拍打叶子,好让露珠滴落。
但是导游阻止了她。导游对她说:“请不要这么做。你这么做看起来是在帮助它,实则是害了它。你如果拍打叶子,蜥蜴受到了惊吓,一定会逃走。而在这干旱的沙漠中又让它到哪里去找第二滴露珠呢?说不定没等找到露珠,它就会干死的。”
“那么它这样等着就一定能接到露珠吗?如果风吹得太厉害,方向一偏,它就接不住了。”那个人说。
导游回答她:“但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
于是,她走开了。
当她观光回来,又经过这条路的时候,发现那只粉红色的蜥蜴还在。还是那个仰望的张大嘴巴的姿势。她有些惊讶地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由于没有风,那滴欲滴未滴的水珠并没有落下来;由于天气的炎热,露珠蒸发了、消失了。她用伞碰了碰它,发现它一动不动——原来已经死了。它的生命定格在企盼和仰望的姿势上、定格在对内心希望的追求上——它致死都固守着这份希望、保持着这种追求。
后来,那个人把它装进矿泉水瓶里,打算带回家留作标本。而它,一直是以这样一个不变的姿势静静呆着。
到了半夜的时候,她听到矿泉水瓶里有动静。打开灯一看,发现蜥蜴竟然活过来了,在缓缓地蠕动着。是矿泉水瓶壁上残留的水珠和瓶子里面潮湿的空气救活了它的命。
她于是打开瓶盖把它放回到沙漠中。
虽然沙漠的环境很艰苦、也很凶险。但是它是属于沙漠的,而且,以它对生命的执著、对艰苦条件的忍耐力,它应该是可以渡过难关的。
后记:
或许他们看起来未必是智者,但这是他们处于这个环境的唯一选择;所以,他们一定是勇者。他们是永不懈怠的勇士,为了百分之零点一的希望,而付出百分之百的期待和努力,在他们身上,有一种“悲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