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之前看到一篇周作人的文章《生活之艺术》,里面提到一个观点“生活之艺术,在于禁欲和纵欲的融合。”周作人认为,有些人把禁欲或者纵欲当做唯一生活之目标的,那些人还没有生活,就已经死了。而这种融合的目的,就是“以防欢乐的过量和以增欢乐的强度。”
这让我想到湖州有一句老话“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少吃,就是为了“以防欢乐的过量和以增欢乐的强度”,也是禁欲和纵欲的融合。
饮酒也是,滴酒不沾是禁欲,酩酊大醉是纵欲,而饮酒的最高境界,是“花开半开,酒至微醺。”
任何感官,所对应的种种感觉,都存在“禁欲”和“纵欲”的矛盾。比如视觉,眼睛喜欢看电视看手机看书,这些都是能令自己愉悦的。但如果一个劲地用眼过度,则会造成视力损坏。其它感官所对应的种种感觉也是一样。“愉悦”这种东西,一旦过度了,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一个人一直禁欲,那么当他濒死的时候,他不能说“我曾经生活过”。就好像我以前在书上看到有一个岛(叫什么岛我不记得了),上面全是修道士,而且全是男性。他们一生都在那个岛上,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岛上严禁女子进入,甚至严禁母性的动物进入。这些修道士整天就在那里清修,不问世事,不知疾苦,不染红尘。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因为出生的第一天直到临死的最后一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如果一个人一直纵欲,比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甚至因为对金钱的过度欲望而去做违法的事,甚至为了追求感官的极致刺激而去沾染毒 品等,则最终走向灭亡。
“生活之艺术,在于禁欲和纵欲的调和”,这句话非常符合中庸之道。我认为,生活的艺术,不但在于禁欲和纵欲的调和,还在于理想和现实的调和,生活,就是一种调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