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013-03-02 17:02:55)
分类: 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01149

研究就是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就不可能有具体明显的实效。因此我们可以说,增强校本教研问题的针对性是促进校本教研由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是没有遇到问题,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将它们提炼为校本教研的问题(或主题),并分轻重缓急将它们排列出来。如小学数学复习课和练习课的特征与教学策略问题、各学科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问题、大班额合作学习中的全员有效参与问题、优化教学过程与增强教学实效问题,等等。因此,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校本教研的旅程。

“问题解决”型的校本研修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辅之实施的是大量的个案研究。有质量的个案又依赖于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教研活动来提供。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不妨可以作如下尝试:

一是创新校本教研的模式:以典型课例为线索,以参与研讨为核心,以教师的原有经验为研究基础,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参与教学研究教师的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为目的,使教师主动参与其中,并在各种观念的交锋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基本操作流程是: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一轮研究

二是创新校本教研的方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和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1、    开展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对比课),即不同的教师备同一节课,确定一人上课,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这节课。

2、    案例教研: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案例评比,每位教师可以以独特的教学设计诠释对新课程的理解,充分体现以研促训的效果。

3、    联合式教研。可以每学年开展一次全校教学研究活动,以此构建教学研究活动的共同体,实现互动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竞赛教研:以市级能手评比、市级三优课比赛为平台,每学期开展一次各学科的教学比武活动,指定教材,从教案设计到说课、上课,邀请有关专家、行家担任评委,给每个教师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并以此作评定教坛新秀、名师的主要依据。

三是探索校本研修的新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老师们尽快尝到理论学习的甜头。比如,我们如果要开展一次以“新理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为主题(课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在活动前23周,学校教科室(或学科教研组)就可搜集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文章提供老师们选择学习,并且要求必须在专题研究(观课、评课)中运用学过 的理论知识。这样老师们就会感到这种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的理论学习十分有用,能使课堂观察的目的更加明确,更容易发现问题,也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 例和总结提炼校本教研成果。这叫做“菜单式专题理论学习”。还可组织开展“拓展式理论学习”、“问题式理论学习”、“储备式理论学习”等等。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组织者前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通过调研和分析,用贴近教师、融于教学的形式来组织,并应该由参与教研的教师自主选择内容,激发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校本教研要回归教师,回归教学,回归课堂,回归实践,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校本教研的主旋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