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启示 ---- “黑暗森林”
(2016-04-03 17:16:34)
标签:
文明黑暗森林智慧果 |
分类: 黑暗森林研究 |
被通常叫做《三体》的这部科幻著作,全名应该叫《地球往事》系列,第一部《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第三部《死神永生》。作者刘慈欣。
谈到《三体》就不能不涉及其核心内容黑暗森林。下面是黑暗森林证明过程,作者是作为宇宙法则来证明的:
真理是简单的,它就是这种东西,让你听到后奇怪当初自己怎么就发现不了它。
现在我们要给宇宙文明找出两条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首先黑暗战役中星舰是宇宙文明的缩影,宇宙是很大,但生命更大!这就是第二条公理所表明的。宇宙的物质总量基本恒定,但生命却以指数增长!指数是数学中的魔鬼,如果海中有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半小时分裂一次,只要有足够的养料,几天之内它的后代就能填满地球上所有的海洋。只要文明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某个阈值,生命在宇宙中的扩张是很恐怖的。
文明很可能几十亿年前就在宇宙中萌发了,从现在的迹象看,宇宙可能已经被挤满了,谁也不知道银河系和整个宇宙现在还有多少空地方,还有多少没被占用的资源。
现在我们建立一个最简洁的宇宙文明模型:我们两个文明世界称做你和我的文明,两个世界相距遥远,就算一百光年吧。你探测到了我的存在。但不知道更详细的情况,而我完全不知道你的存在。
下面要定义两个概念:文明问的善意和恶意。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
你已经知道了我这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存在,下面就请考虑你对于我有什么选择。请注意,这个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宇宙文明公理,还要时刻考虑太空中的环境和距离尺度。
如果选择交流,你就要注意自己付出的代价:你暴露了自己的存在。你可以赌我是善意的。但即使我是善意文明,我是否能够在交流开始时就判断你也是善意的呢?当然不行,这违反第一条公理。
下面我们引入一个重要概念:猜疑链。
如果你认为我是善意的,这并不是你感到安全的理由,因为按照第一条公理,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所以,你现在还不知道我是怎么认为你的,你不知道我认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进一步,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象成善意的,我也知道你把我想象成善意的,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怎么想你怎么想我的,挺绕的是不是?这才是第三层,这个逻辑可以一直向前延伸,没完没了。
这就是猜疑链。这种东西在地球上是见不到的。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链则可能延伸得很长,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战役那样的事已经发生了。而在真正的宇宙文明中,不同种族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可能达到门甚至界一级(1),文化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想象,且相隔着无比遥远的距离,它们之间猜疑链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这就是说,不管你我是善意文明还是恶意文明,结果都一样。即使对方比我弱小很多,对我没有威胁,也不行,这就要引人第二个重要概念:技术爆炸。
人类文明有五千年历史,地球生命史长达几十亿年,而现代技术是在三百年时间内发展起来的,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发展,是爆炸!弱小文明随时都可能发生技术爆炸,一下子远远走在前面,变得比你强大。
保持沉默也不行,如果你比我强大,既然我能发现你,那你总有一天能搜寻到我;如果你比我弱小,但随时可能发生技术爆炸,那就变成第一种情况了。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
你在得知我的存在后。交流和沉默都不行,你也只剩一个选择了。把你的这种选择外推到千亿颗恒星中的亿万文明上,大图景就出来了。真实的宇宙就是这么黑。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神,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这一段对于黑暗森林的论证,最震撼的地方是过程的严谨和结论本身超乎人们的想象。大多数人会关注最后一段,而忽略了猜疑链不可能在人类社会出现理由的那一段,因为那一段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并非必须,而且这个理由它也站不住脚。
说地球人类不可能出现猜疑链,但在他的小说中,偏偏发生黑暗战役的就是在人和人之间。
如果说因为地球大而飞船小,但在他的小说中,按他的理论,大小不是问题,因为生命是以指数扩张的。整个宇宙资源都不够,更何况只是地球,资源同样也是不够的。
如果说因为人可以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消解猜疑链,而实际上在他的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却大谈特谈人类欺骗和伪装的本领,“面壁者的微笑”正是否定交流的实际作用。事实上,今天人们的眼神和表情都是可以“管理”,甚至是在“管理”之下的。
这个自相矛盾是否是一个失误?刘慈欣想通过《三体》告诉我们什么?直到作者抛出云天明含有双层隐喻的三个连贯的童话故事,我们才能够揭开这个谜团,因而明白了作者的苦心。
作者正是明白了“黑暗森林”是地球人类的社会法则,个别卓越的人物即便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也不能改变河流的走向,人类将在“黑暗森林”打击下灭亡,而这个灭亡是自取灭亡。
结果的不可动摇源于猜疑链的坚不可摧,也源于上面论证的坚不可摧。将人类的命运交到人类这个群体手中,他们是不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原因是人类这个群体是短视和低智商的。在三体整部书中,类似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无处不见。所以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不论华丽还是浪漫都笼罩在浓浓的悲情之下。
无独有偶,美国的科幻大片《终结者》一直在讨论末日是否能够避免,而《黑客帝国》则幻想可以有救世主出现。
作者为什么有话不直接说,而要绕这么大的一个弯子?
因为“黑暗森林”是一颗智慧果,由于《三体》这本书的影响力,“黑暗森林”这颗智慧果如果造成“觉醒”或者恐慌,都不是作者希望看到的。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