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三部(195)

(2023-01-21 17:11:53)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95

     高大泉听了周永振的报告之后,本打算到滚刀肉的院子里看一眼;转念一想,觉着自己出马,容易让那几个人发毛起疑心。他想,就算这几个坏家伙从此住了手,不再往滚刀肉的井里运粮食,尾巴也抓在手上,甭想再溜过去。于是,他照原计划上了高台阶。

    群众小组会还没到规定的时间,人就到全了。不论余粮户,还是缺粮户,对这样的会议都特别关心,都等不得正式开会,先到的人就讨论起来。从几个当做会场用的教室、办公室的屋子里,传出人们热烈的发言声音。

    周士勤先看见高大泉走过来,就招手说:“支书,你快来给我们指指路吧,我们又碰到难办的事儿。各户的余粮,反正按着觉悟,自己报,好办。我们集体呢?”

    高大泉说:“集体的余粮,应当比各户的好办呀!让会计算个账,留下明年用的种子、饲料,必要的储备,余下的部分,就应当全部卖给国家。”

    秦方说:“那两位死把着不松手。为这个,我们昨天吵了一个晌午,也没吵出个结果来。”

    周士勤说:“他们也不说卖,也不说不卖,就是不吐口,这可真难办。”

    高大泉说:“别着急。等这边的群众小组会告一段落,咱们专门组织社员讨论讨论。”

    秦方说:“要是等到那一天,这个农业社不就等于落在单干户后边了!”

    周士勤说:“大伙儿都急的不得了。要是让单干户把我们评议一遍,这脸可往哪儿搁呀!”

    高大泉觉得这两个社干部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就说:“在开群众的评议会之前,抽个晚上时间,先开个社员会。我去参加听听。放心,只要让社员群众把他们是黑脸、白脸,还是三花脸看清楚,大多数的人绝不会再跟他们跑了。”

    两个人听支书这样说,踏实了一点儿,就站起来,回到小组会上去了。

    高大泉在院子里站了片刻,想借机会观察观察张金发和冯少怀的气色,好判断一下这两夜的“新情况”。他转身走向村公所办公室。这里是周忠和吕春江主持的一个重点小组会。他一拉开门,就感到一股子热气和烟草气味涌了出来。

    炕上、凳子上坐着人;地下站着人;墙根下蹲着人。不论正在讲话的,还是正在听话的人,每一张面孔都流露着严肃、热烈的神气。只有三个人大不相同。

    冯少怀跨坐在炕沿上,背靠着墙壁,闭着两只眼睛,好像在打瞌睡。

    张金发缩在炕里边,倚着铺盖卷,好像心不在焉地用手指头抠着炕席。

    秦富站在墙角,用一根草棍剜着烟袋;同时又神色不安地观看每一个人的脸色。

    高大泉不声不响地走到里边,挨着周忠,坐在凳子的一头。他听了两个人发了言以后,才听清,这个组已经开始自报卖余粮的数目了。他赶紧小声地对周忠说:“咱们不是说好,多酝酿两天,看看情况,再进行下一步吗?”

    周忠用同样小声回答说:“不行啊,这个组着急的人太多,怎么拉也拉不回来。我跟春江商量,既然大伙儿都急着要报数,那就先试验一下看看,等到中间休息的时候再转题。”

    高大泉看着满屋子感情激动的人,心里也犯了犹豫。他想,这几天里,那些庄稼院的主人们,缕缕行行往干部家里跑,急着要登记出卖余粮的数字,有的天不亮就去堵干部的被窝。这些人这么急,有的出于积极性高,有的是出于迫不得己,想快些过关,好安下心来。他觉得,对群众的热情,应当鼓励;对要过关的一般户,也应当给点儿照顾,这样才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对象。照这个小组这样,先试验一下,既能符合群众的愿望,也能摸到一些动向,就由着他们做吧。

    这当儿,蹲在墙根的刘祥忽然站了起来,大声说:“我说各位乡亲,先让我报,先评议我吧。我还得喂牲口去,早报了,早完事儿。”

    被打断话的单干户苏贵俭,开头有点不高兴,扭脸看刘祥一眼,立刻又说:“好,好,照顾照顾你这饲养员。”

    刘祥感谢地朝他笑笑,又冲着大伙挺严肃地说:“粮食统购统销,这是可着咱们心来的好事儿,我除了拥护,还是拥护。国家是我们的,我们是国家的,办啥事儿,不能光用嘴拥护,得用行动。一个人跟一个人的力气不一样,全掏出来,就是尽了心意。本着这个想头,我要卖三百斤,是多是少,大家评吧。”

    他的话音一落,人们就评议开了:

    “刘祥,咱们卖的是余粮,可不是口粮。”

    “对,你得把吃的留足。”

    刘祥说:“宣传命令的那天半夜里,我就把仓里囤里、盆里罐里的粮食都过了秤,吃的、用的都留够了数。”

    “还有猪料哪!”

    刘祥说:“猪料也够用。”

    “我看哪,你卖一百斤就不少。”

    “我同意。刘祥这两年刚把窟窿堵住,没底子。”

    “就一百斤吧!”

    好多人都附和这几个人的意见,一定要让刘祥少卖二百斤。

    刘祥连忙说:“不行,不行。三百斤我还嫌少,国家需要嘛!说实在话,三百斤粮食可顶啥用,我不过是表示个心意。共产党、毛主席把我这个穷光蛋带到这一步,不光吃饱穿暖,没账没债,还有了富余,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呀!大家伙儿既然不嫌我卖的少,那就三百斤吧。春江,你写上。”

    吕春江手里握着钢笔,凝神地听他说。听到让他写,就说:“您先别反对,大家还得反复评议哪。”

    苏存义趁机会插嘴了:“写上我吧,五百五十斤。大家看行不行?”他见别人没有马上开口,急催,“行不行,只管说话,这可用不着碍面子呀!”

    有人起头议论起来:“常言说,家有黄金,外有斗秤。你这个五百五十斤少点儿。”

    “我看也是。存义这个户,比刘祥得高半头,这个大伙儿都清楚。你卖六百五十斤倒差不多。”

    “那就六百五十斤吧。”

    “同意,同意!”

    坐在吕春江旁边凳子上的秦恺,等别人的话音一落,说道:“我提个意见。大家评他六百五十斤,按理说也不算过多。就是,今年收了麦子以后,他支援天门镇市场那回,卖了二百斤陈粮了。”

    这句话,是苏存义想说,又不好意思出口的。苏存义挺感激秦恺。别看秦恺在私下聊这件事的时候,老是给他定高弦儿,到了郑重其事定调子了,真说公道话。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