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三部(191)

(2023-01-17 16:39:29)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91

     过庄稼日子的人,都是多么习惯这种味道,又是多么爱闻这种味道呀!居住的屋子里,不管是砖瓦屋,还是草棚屋,哪怕是漏雨透风的窝铺,倘若断绝了这股子混杂的味道,那就是断了烟火,那就等于预示着一家人要四处乞讨、妻离子散!秦富在人世间的这半辈子,不正是为了让这小屋子里永远保持着这种味道,才拼着命,不顾得罪人,包括不怕伤害儿女、媳妇和结发的女人,日日夜夜地打了半辈子小算盘吗?

    他抬腿迈进门坎子,在黑暗中摸索着。其实用不着摸索,他也能找到那几个粮食囤。这些粮食囤,都是他自己摆的,都是他指点儿子装满的,都是他每天起码要看过三遍的;从门口进来,迈几步,迈多大的步子,能到囤跟前,用不着想,那两只脚就能领着他,不远不近,不偏不倚,正好一伸手就能够抓到粮食粒儿。

    他抓了一把,粒儿大大的,哗哗地乱叫唤,这是棒子囤;又抓一把,光滑滑的,顺着手指缝,油一样地往外流,这是高粱囤;再抓一把,圆溜溜的,直躲闪、蹽蹦子,这是豆子囤。嘿,这三个粮食囤,在秦富的心眼儿里,就好似天门镇东头大庙正殿里供奉着的三座佛像。粮食,对庄稼人来说,永远都是神圣的。秦富活这多半辈子,没有一天,没有一刻,不把粮食当作神佛那样崇拜、那样迷信。如果说,只有见过一点世面的人才懂得“金钱万能”的话,那么,秦富这个人,从实在、从保险这个前提出发,他认定只有粮食这东西才是真正万能的。他尝到过对粮食虔诚的甜头,更多地是吃过这种信仰的苦瓜尾巴;每天每刻为粮食发愁,为粮食操劳,为粮食生气,为粮食冒险;为了粮食呀,差一点儿把儿子掉在河里淹死,也差一点儿让苏贵俭那个大拳头要了他自己的老命一条!多亏了高大泉,多亏了朱铁汉,这两个人是救命恩人、活神仙!他们是共产党员,党员是一心救人的。党员也是一心推行上边政策的。如今呢,他们正在推行上边刚刚传达下来的那个“统购统销”命令。秦富可咋报答人家呢?

    他呆呆地站了片刻,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四肢无力,一屁股坐在炕沿上。

    盛着菜饽饽的小盖帘被他碰翻了。一只一直窥视着他的、像小猪崽子一样肥得滚瓜溜圆的老鼠,噌的一声蹿到地下,钻进囤缝里去了。有一只在这不透风的屋子里,准备安全越冬的蛀米小虫,也懒洋洋地飞起来,落在秦富那没戴帽子的光脑壳上。

    他收上两条腿,靠在那个挨着炕沿的棒子囤上,摇摇头,叹口气,心想:卖粮食不让人赶着价钱合适的时候卖,还是个“言无二价”,早就定死,不涨不落,不能讨价还价,这,这多让人不习惯呀!过庄稼日子,粮食有余吃不了,不瞎捣动就是了;放在身边,不吃不嚼,看一看,心里也踏实。吃用多少,就留下多少,太让人觉着别扭呀!

    他不由得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难办哪,难办。这个余粮非卖不行,还得咬着牙多卖!一张嘴报个数目,粮食囤就给搬走了,这简直是摘我的心呀!”这样的声音一出口,觉得耳朵里嗡嗡响,心里一股热劲儿涌上来,委屈得鼻子一酸,两串很沉重的泪珠儿滚落到搭在膝盖上的手背儿上。

    他抹去腮边的泪,闭上眼,又接着盘算。可是,他的脑瓜子里像盛着一盆子浆糊,乱极啦!从东枝儿想到西杈上,怎么也想不成个整套的样儿了。……

    高大泉手里拿着一本印着红字儿的书,朱铁汉手里攥着两根粗粗的鼓棒,一边一个地挨着他坐下。高大泉看看他,闪动着两只能把人心看透的聪明的眼睛。朱铁汉却绷着面孔,突然地哈哈大笑。

    “秦富大伯,您真糊涂,粮食留在家里有啥用?”

    “铁汉,我的好村长,你真会说大话!粮食没用,你一天不吃饭试一试!”

    “让你卖余粮,又不是让你卖口粮。”

    “我们家,唉,咋说呢,一笔糊涂账。口粮余粮,全掺和着,没法儿分啦!”

    “好分,我替你分。这不是三个囤吗?卖两囤,留一囤。”

    “我的天,你不想让我活了?”

    “什么?你这么不讲良心?我咋不想让你活?不是我把你从水里搀回来,你不早让人家给打死了!不是我们农业社的大渠,把你那地里的水放出去,庄稼不都泡烂了?转过脸来,你就恩将仇报,你死了下地狱,也得挨油锅炸!”

    “支书,支书,好大泉侄子,你快说句公道话吧!”

    “秦富大伯,你得咬着牙,像挖毒疮那样,挖掉你那农民意识、自私自利的心!你一连气遭那么多的难,都是这条病根儿害的呀!”

    “哎,我真舍不得呢……”

    “什么,舍不得去掉病根儿?”

    “不,不,病根儿舍得,粮食舍不得!”

    “舍不得也得舍,这是政府的命令。我不能不执行,你也不敢硬抗,还是心眼儿活泛点,咬咬牙吧。”

    就在这个时候,两个儿子,还有儿媳妇和老伴,都涌过来了。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七八条大号的布口袋。

    朱铁汉一步跳上炕,用他们家最大的簸箕,“咔嚓”一铲,就铲了一满簸箕金黄的棒子粒儿;又哗啦一声,倒进儿媳妇赵玉娥两手撑着的布口袋里。

秦文庆也跳上炕,学朱铁汉的样子,用簸箕铲高粱,往他妈撑着的口袋里灌。   

秦文吉看着看着,也沉不住气了,瞥他爸爸一眼,逞强地爬上另一个豆子囤,用手扒。

    秦富急了,朝儿子喊:“你动这囤干啥?”

    “卖余粮呀!”

    “连朱村长都说卖两囤,你倒要全卖!”

    “我这命都是支书给保住的,这点粮食还能舍不得?”

    “其实,我也舍得。可是,咱一家老小,不能用绳儿把脖子系起来过日子呀!”

    “您要耍老顽固,庄亲们都得骂您,政府也不能饶您;到了那个时候,脸也丢了,把救命恩人也得罪了,粮食还得卖,何苦呢?您再打打小算盘,咋干上算?”

    秦富听了这番话,真为难了:到底儿咋办才合适、才上算。这个算盘真难打呀!

    一口袋一口袋的粮食往外扛。人们如同走马灯一样来回跑。秦富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好像割他的肉、摘他的心。他朝那个棒子囤看一眼,空了。他朝高粱囤看一眼,空了。他再朝豆子囤看一眼,这囤里只剩下一个底儿了。儿子秦文吉还像个傻子似的,死命地往外铲豆子。秦富这下可急了眼,猛地跳起来,大喊大叫:“你们干脆把我也卖了余粮吧,省得发这份愁啦!”他喊叫着,就用尽全身的劲儿扑向豆子囤。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