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三部(117)

(2022-11-09 04:58:47)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117

     刘万说:“我如今是农业社社员,有人管我,有人疼我,我过得挺欢乐,挺满足,很有奔头……”

    高大泉止住他的话叮问:“您不是给我提建议吗?”

    刘万说:“建议你别为我的私事多操心了。你多抓大事情吧……”

    话虽不多,也很平常,却使得支部书记感到非常有分量。他盯着那张可亲的、挂着黑森森胡子茬的白净的脸,激动得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秦恺从麦场里迎过来,大声喊:“支书,支书,场房屋有你的信。”

    高大泉没有听到。

    刘万从他肩头接过扁担:“我去打水,你忙工作吧,可能有急事儿。”

    高大泉却顺势拉住刘万那只粗壮的胳膊腕子,紧紧地攥了很久。

 

四十四  信号

 

    秦恺喊了一声没见答应,当是高大泉有什么重要事情正跟刘万交待。为了节省支部书记的时间,他就丢下扫场边的笤帚,直奔场房屋,把压在炕席下边的信件给取来,连颠带跑,送到井台上。

    这当儿,高大泉和刘万那两个人,正脸对着脸,激动地说着话儿。只见高大泉的脸色红红的,刘万那两只和善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秦恺见此光景,不好多问,在旁边略停一下,才说:“支书,区里交通员送来一封紧急信。我正想一会儿让拉麦子的车把式给你捎到地里去。你快看看吧。”

    高大泉转过身,接过信。

    秦恺不肯离开,一来想问问,刚才这两个人的那么一副表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二来想等支书看完信,听听上边有什么指示没有。

高大泉把那个封得很严密的牛皮纸信封打开,抽出两张叠在一起的办公纸,抖落开,只见上边写道:

 

    大泉同志:

        近日工作可顺利?念念。

        昨夜我接到梁海山同志电话,说他前几天到北片地区调查情况,发现那边麦场打完,农民急需调剂粗粮;但因需要量大,以至国家粮食部门一时供不应求,给不法的粮商、粮贩造成了可乘之隙。他说,这种不妙的现象,很有可能发生在天门等区。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观察一下,其情形果然与梁同志估计相符。一些粮商、粮贩,趁机伸手,哄抬市价,制造混乱,以收渔翁之利。现在我正召集商、税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同志开会研究对策。我们决心稳住局面,打击破坏者,请你注意监视冯少怀等人的活动。梁同志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决非偶然,是他春天在风雪砖瓦窑里谈过的那个问题苗头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资产阶级一定要进行破坏。制造粮食问题,是他们的手段之一。因事关政策,梁同志指示,要慎重行事,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及时上报,等候上级指示处理,并说要以采取积极措施为主。梁同志最后告诉我们: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就要开始,如今发生的情况,只是一个信号。要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教育,提高大家的警惕性。

        接到上述指示后,我当即跟王友清同志初步交换了意见。我们认为,天门麦收已近尾声,类似北部地区的情况,会逐渐明显地突出出来。如南北两股势力汇合于天门这个中心地带,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困难。我已派李培林等同志到几个主要大村协助村干部宣传群众,监督粮食贩子,以防止此事泛滥起来。因人手不够,芳草地由你负责,不再另派工作人员。你有何想法,请直接找我。

        此事关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千万想尽办法抓好。切切。

                                                                田 雨

                                                                 即日

 

    高大泉把这封极为重要的信,一连气看了两遍,叠了起来,对秦恺说:“您再找一副桶,打满水挑上,跟刘万送到地里去。他说罢就走;走几步又转回头来交待,“秦恺二叔,中午一定要把这一场麦子扬出来。”

    秦恺抬头看看天空,说:“没有一点风呢。”

    高大泉说:“扬不了的话,就是发动妇女们用簸箕簸,也要簸出来。”

    刘万看看高大泉匆匆地进了场院,就对秦恺说:“一定又出了大事。你可得多帮他一把。别把他累坏了。……”

    秦恺说:“咱们快去吧,回来我好找人簸麦子。”

    被铡掉穗头的麦秸,小山似的堆成两垛,接连在一起。心细而又手巧的周忠和秦恺,带着人们把它垛得那么整齐、苫得那么严实。麦花秸也撺起来了,周围圆滑、顶尖高耸,像一座黄金的宝塔。打轧下来的麦粒儿,跟麦鱼子掺在一起,堆在场院的一角;铡下来的麦穗,暄厚地摊满了一场。邓三奶奶、铁汉妈和刘祥媳妇一伙妇女,正顶着烈日,舞动着四齿木杈,在那儿翻挑着。

    高大泉走到邓三奶奶跟前,说:“摊薄着点儿,多翻几遍,晒干干的,让刘祥拉牲口来,快点轧。”

    邓三奶奶说:“场头让我们叠厚点儿,好腾地方,晒那新铡下来的麦穗子。”

    高大泉说:“把新铡下来的堆在一边,轧了这场再摊它们。要倒换开,多轧下一场是一场的。”

    邓三奶奶还要说什么,高大泉已经起步走了。

    铁汉妈望着高大泉的背影说:“稳当当个人,今儿个怎么这样慌呀?”

    刘祥媳妇说:“准又出了什么要紧的事儿。”

    邓三奶奶大声地吆喝:“快着点儿,把麦穗往南边翻,摊得越薄越好!”

    邓久宽赶着大车,唿唿隆隆地进了场院。那高垒起的麦捆上边,坐着跟车的常胜和春芳。

    高大泉拦住了邓久宽:“中午不要卸牲口,抓晌,赶紧往回拉,把刚拔下来的麦子都拉回来。”

    “要下雨吗?”

    “不是。”

    邓久宽想对高大泉说点什么困难理由,可是没容他开口,高大泉已经转身奔苏存义去了。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