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三部
(42)
朱铁汉憨厚而又知心地笑笑。他一眼发现高大泉的手指上缠裹着布条子,就又追上问:“你把手碰破了?是昨个夜里,楔橛子,秦恺用镐头碰的吧?我说他心不在‘马’嘛!”他这样说着,要扯过高大泉的胳膊,“我看看,化脓没有?”
高大泉故意把手背到那披着的棉袄后襟下,朝西南边扫了一眼,把话岔开说:“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不见她们回来呢?”
朱铁汉没有听明白:“你说谁没回来?”
高大泉说:“丽平和春芳。雁庄离这儿才几里地?起大早动身,三个来回也能走了。”
“她俩不是挑种子吗?到雁庄干啥去了?”
“我让久宽哥套上车,她俩跟去,把赵玉娥接回来……”
“你呀,太沉不住气了。这件事当然咱们该做,也应该让小算盘爷儿俩多难受几天嘛!”
高大泉摇摇头:“咱们不呕这份气。他难受,咱就好受了?”他又一次朝西边瞄一眼,说,“我真有些不放心,得快点见到赵玉娥,摸清她到底是咋想的。就怕丽平她们空着回来。”
朱铁汉大手一摆说:“不会。农业社的人专程迎接,她还能不给脸?”
高大泉说:“秦家这场纠葛,窝得时间太久了,那里边的弯子也不少。赵玉娥不容易一下子就转过来。”
朱铁汉说:“那就抻几天再说。”
高大泉说:“拖得时间长了,对他们两口子和好,一定会增加难处。”
朱铁汉又一摆手:“我的支书同志,你这几天忙得够呛了,快别多操心了。咱们农业社对他们的这份气度,算是到了家,里里外外都说得过去。我看满可以了。”
高大泉皱皱眉头,说:“我们不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的。得生着法儿把秦家这场风波平息,得让文吉两口子和好。要不然,准得有人借机会使坏水,给咱们和单干农民中间加楔子、撒药面儿。”他这样说着,一边准备继续朝村里走,一边又吩咐朱铁汉,“不知道谷县长几位领导来村布置啥事情。我要是回来得晚了,等到收了工,你跟周忠大伯找小组长开个碰头会,听听大伙对这第一天工作的意见,能改进的地方咱们就马上改进。”
“你呢?领导上把事情说完,你也得参加会,就手说说上边的精神嘛。”
“丽平她们要是没有把赵玉娥接回来,我抓个空,到雁庄去一趟。”
朱铁汉,今天这样“水平”的朱铁汉,对高大泉的想法、做法,实在不能反对,但是也不情愿热情支持。他只好闭住厚嘴唇没吭声。
高大泉对秦家的事情虽然很挂心,倒也很有信心。他觉得,只要他亲自到雁庄走一趟,很可能把赵玉娥叫回芳草地。因为赵玉娥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赵玉娥的哥哥赵玉明是党员。他们会听从他的意见,一切从大局出发,跟他和农业社同心协力地把秦家父子争取过来。只要赵玉娥回到芳草地,就能使秦家父子跟农业社隔离很远的心气缩短,就能使大多数人受到教育,就能把坏人可钻的空子堵住。这样,农业社才能够像县委梁海山书记要求的那样,发挥出团结大多数农民的好作用。高大泉正在千方百计地往上级指点的、自己认识到的目标使劲儿。
可是,年轻的支部书记,脑瓜子还是简单了点儿,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估计到,秦家的那一场本来不算大的风波,已经因为种种因素,发展到十分复杂的地步,将使他和新生的农业社受到一场无情的、严重的考验,很可能给他们一次散了摊子、塌了架式的打击!
这个消息,滚刀肉并没有带到工地上,而是由路过的无关的人苏贵俭,给他透露了一点点。
苏贵俭,这个自认、也被公认是两边都不沾的骑墙头的人。几年来,他一直是细心地、灵敏地观察着对立双方的每一言和每一行,特别是双方的领头人,每天都要在他的脑瓜子里来回掂几个过儿。他很隐蔽,不论出了啥样的事儿,他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不吭声;回到家以后,再嚼碎、品味,用他的观点,断定谁是谁非,很少从嘴里吐出一两句显出偏向的话。
高大泉了解这个人。这个人是党支部那个庞大的团结教育对象中的一个。他们见到面,一般都是和和气气地打个招呼。高大泉明知苏贵俭有忌讳回避谈论触动到皮肤以下的话,也就不急着往深处戳。
“贵俭大哥,下地去干活啦?”
“我参观参观。”
高大泉以为苏贵俭指的是参观挖泄水渠,就说:“好哇。欢迎你参观,更欢迎你给我们提意见。这样的事情,是咱们庄稼人祖祖辈辈没有干过、也干不了的事儿。我们想借农业社集体的优越性,试办一下。许能成功,也许会失败。社还小,人力还单薄嘛。当然,我们争取把它干成功。”
苏贵俭语气不悦地说:“我这个人啥样,凭书记的能耐,是能看透的。你们农业社的事儿,办成功,还是办失败,都碍不着我;成功了,我不服气;失败了,我不趁愿……”
高大泉说:“你应当关心农业社。从长远上说,它是咱们大家的。”
苏贵俭说:“你这话也有理。庄稼人还不是听政府的!允许单干,我就单干,非入社不行,我也得入。芳草地的两个社,有人说东方红社好和坏,我不点头,也不摇头。支书哇,我今个要多一句嘴:对庄稼人,不论他咋落后,跟地主富农也不一样。他们不会反对政府。这个我敢肯定。掌权力的人,都不应该欺负他们。一个挨欺负,十个打哆嗦呀!”
高大泉听出这些话里有话,可是,对苏贵俭这样的人,是不能叮问的。他只好静静地听着。
苏贵俭把话说到这儿,转身就要走。
高大泉赶紧叫住他:“贵俭大哥,你的意思,我还没有听明白……”
苏贵俭摇摇头:“没啥,没啥。我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你能明白。”他说完,头也不回,朝地里走去了。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