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第二部(77)

(2022-03-17 07:40:47)
标签:

浩然

长篇小说

金光大道

芳草地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二部

77

     张金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田区长,这个您就放心吧。我是党从火坑里救出来的,只要有这口气,我就跟着党走,死后钉糟木头烂了,也不会跟党两条心。”

    田雨说:“我相信你今天说的这是真心话,就怕变化呀!”

    张金发要说什么,又吞住了。

    他们走了一段,田雨观看四周的夜景,好像信口地问张金发:“听说区公所炊事员范克明是你介绍去的,是吗?”

    张金发看田雨一眼:“是呀,怎么着?”

    田雨说:“听别人讲,他在解放前夕干过一桩很英雄的事情,我很想听听。”

    张金发一听问这个,可就有劲儿了,说:“是呀,他的根底我最了解。”于是,他把范克明在芳草地野外怎样打死了地主东家,怎样进村找解放军,怎么被他张金发发现,土改那会儿怎样被王友清到处介绍等等,从头到尾,有声有色地讲了一遍,接着又说:“这个人苦大仇深,对党忠实,对同志热心肠。您今天讲到我们芳草地得发展党员,我看,应当把范克明先发展进来。”

    田雨说:“我不了解情况,具体发展哪个人,你们小组先研究,有了初步的意见再报区委。”他刚才向张金发提起范克明,本想把高大泉向他流露对范克明产生怀疑的问题,再从张金发这边摸摸,一见张金发这样相反的态度,就没有再深说下去。

    他向前走着,深深地呼吸一口夜间野地里的清新空气。他想,经过几天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芳草地的工作虽然复杂,同时,也是很有希望的;在筹备和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中,萌芽般的互助组已经扎下了根子,只要能按照预计的方案实现,翻身农民在副业、农业方面都得到好收成,芳草地的互助合作经验就能够顺利地在天门区推广。那时候,全区将会村村有互助组,村村都有高大泉、朱铁汉、周忠和邓三奶奶这样的先进农民,他们将是打着火把的领头人,彩霞河两岸,大草甸子上,将会红光遍野。

 

二十七  夜宿松柏坡

 

    沉睡多年的奇峰岭被人们惊醒,欢腾的景象代替了寂静的荒凉。

    青石崖下,从早到晚响着采矿石的炮声、钎声。盘山路上,走着驮子、大车,一队一队连成线。二十里的沿途,增加了许多茶水棚、卖熟食的小贩,还有骡马客店;用殷勤的吆喝声,叮当的刀勺声,以及用笊篱做成的幌子,高挂在门口,来招引顾客。

    太阳压山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陆陆续续的收工了。住在附近的,都回家;从平原上来的,都投奔小店。

    高大泉在工地干了三天,也连续住了三夜小店。这会儿,他把牛车停在离小店远远的大路边,让邓久宽看守着,就紧走几步,赶上跑到前边的周永振和秦恺的大车,喊他们停一下。

    两辆大车应声停住,赶车和跟车的四个人都用揣测的目光看着大步走来的高大泉。因为他们又累又饿,实在想抢先给牲口占个槽,给自己找个宽绰一些、出来进去又方便的屋子住下,快点吃饭,好躺下歇着。

    高大泉来到他们跟前,站在两辆车的中间。几天的烈日曝晒,山风吹刮,脸色黑红黑红的,嘴唇干皱干皱的。一种有明确的目标,又对实现目标满怀信心的神情,掩饰不住地从他那双越来越显得深沉的眼睛里流露出来。他用讨论的口气对伙伴们说:“这儿的房钱、饭钱,还有草料钱,太贵吧?”

    周永振立刻表示同感:“谁说不是呢!人吃马喂的一计算,等于一天给店掌柜的白干半天。”

    秦恺以一种通情达理的神态说:“人家开店、卖饭就是为了赚钱嘛。咱们出门在外,不能带着炕,也不能背着锅,别心疼这个啦。”

    高大泉说:“咱们如今正在创业蹚路子,等着米下锅,一分钱也得掰成两半花呀。你们要是都觉出这样住店太费开销的话,我倒有一个合算的办法。”

    周永振说:“有办法你快讲,只要合算我们这个组就干。”

    秦恺也附和说:“另有门路的话,谁也不愿意找亏吃。”

    高大泉朝对面的山上一指,说:“咱们到山沟里去过夜,那边有大树,也有山洞……”

    周永振连声说好:“这下可把店钱省下了!”

    高大泉说:“咱们再把牲口撒到山坡上去吃草……”

    秦恺也高兴地说:“省了草料钱,牲口还爱吃青草。”

    高大泉说:“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想头,你们再商量商量,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漏洞。要是大伙儿都愿意,今个就先买点干粮带上,明天一个车闹个小锅,咱们就各自找宽绰的地方扎营下寨了!”

    …………

    开头的几天,只有芳草地一个村的民工在山里露宿,后来,跟着他们学的人越来越多。黄昏之后要是有人站在高处望望,会发现沟沟谷谷都飘动着一缕缕的青烟,那是人们用石块搭起来的简便炉灶,正做晚饭。

    这是一个凉爽的傍晚。

    高大泉从背阴的地方割了一大抱牲畜最爱吃的山芦子草,往他们的宿营地松柏坡走。因为担心夜间有饿狼,不敢把那头全组唯一的黄牛放出去任意游逛,总是把它拴在车辕子上边,给它打草吃。这样费点力气,却是保险的。

    一条走山水的砂石沟,布满各种形状的石头,岸边是一块摞了荒的坡地,那上面长着几棵一搂粗的松树和柏树。大车停放在树下,牛站在车边。邓久宽坐在青草地上,两只手使劲儿拧着烟袋。他的身边有一个刚搭起来的小灶,灶上安着锅;一把树枝子插在锅底下,闪着火星,冒着浓浓的白烟。

    高大泉穿过砂石沟,登上坎子,一边朝着车子跟前走,一边大声地问:“喂,怎么不快着点烧火呀?”

    邓久宽头也不回地说:“点不着。”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