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160)
冯少怀挺神气地骑着黑骡子,颠颠地下了河堤。
范克明脸上挂着不十分显著的笑模样,望着这个正在升发的财主,一边走着,一边点点头。
冯少怀一翻身下了骡子,先打招呼:“老范,休假吗?”
范克明说:“我赶着回去给大家报喜!”
“报喜?”
“对啦,咱区搞发家竞赛夺了个大胜利,县长亲口表扬,省报记者还要写文章,往全国传播哪!”
“喝,有这么神气?”
“哪家富了,哪家光荣,哪个区富了,哪个区光荣,上级的政策嘛。”
“真是百听不如一见,我对党的政策,越来越信服。新社会真是好得再不能好了。”
“你不是要拴车吗?怎么还抻着呢?”
“正察看合适的。喂,老范,你知道上边的精神,能不能雇赶车的呀?”
“当然能,雇工自由嘛。不让雇工,让人民过好日子的政策不就成了空话啦。”
“你听没听说哪个庄有雇的呢?”
“发家刚开头嘛,我看快啦,这种农户少不了。”
“咱们心路一个样。听人家说,往后雇人的少不了,扛活打短的人也少不了。你想想,咱芳草地一些人的日子刚开头,为耕耕地、撒撒种子就差点要了命,往后要是没有地方去扛活、打短工,他们可怎么活下去呢?哈哈哈!”
他们聊得很痛快,聊了很久才分手。
范克明过了彩霞河,又碰上了小算盘秦富。
秦富背着捎马子,耷拉着脑袋,倒背着双手,慢慢腾腾地走着道儿。
范克明停住脚步,脸上带着一种诚恳、和善的神态看着这个小小心心往上冒尖儿的主儿。
秦富也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搭话:“你回家呀?”
范克明说:“听别人讲你要盖房,打听个准日子,好去帮工喝喜酒哇。”
“唉,还没准稿子哪。”
“怎么,材料没备齐?”
“齐是没有齐。有人说,盖房不如使大牲口。”
“我看两样可以一齐来。”
“那,那不太……”
“太什么?太显鼻子显眼了是不是呀?秦大哥,我又该批评你了。新政策是千真万确不会变的,上级说话随便变化,谁还拥护?再又说,天塌下来有大汉子撑着,人家冯少怀一个半儿子,那么大家业,还在猛发,你怕啥?凭你那户,使个骡子拴个车,盖上两层房,就是万一有个变化,三个儿子老俩口,四下一切瓜,你就是贫农啦!”
“这倒是实在的……”
“你是老实厚道人,我才对你说这掏心窝子话。”
“范大哥真是好心肠。我说,你们区里人常管打官司告状的,你捎带脚给我留神点儿。”
“啊,你管人家打官司的干什么?”
“要是有个打离婚的、改嫁的……”
“你想划拉个儿媳妇?”
“不,不是。是这样,她们打了离婚,就得改嫁找主儿,找主儿,就得走;这年头不是一人一份儿吗,她们那份房子要是卖的话,你看着便宜,给我挂挂钩,我想弄点旧砖瓦、现成木料用用。”
“哈哈,为这呀?行。你知道吗,人家冯少怀可正筹划拴车哪。真是顺风猛跑。你要是再这么三心二意,大好时机就错过去了。大伙都发了家,你想置地置不着,想买牲口栓车价钱贵,把着几个死钱呆到老,不用说别的,你对得起儿孙吗?到时候,你可怎么跟他们交账呀,我的秦大哥!”
“哎呀呀,你这几句话实实在在,可真说到我的心坎儿上了。范大哥,来来,我这儿带着烟,抽一袋,我得多听你聊聊,开开心窍啊。”
他们越谈越知心,告别的时候两个人都显出十分激动的样子。
刚过晌午,范克明到了芳草地。他先到自己那个小独院里四下看看,没有发现什么差样儿的地方,就急忙奔张金发那个大院新房。
陈秀花正坐在屋檐下边纳鞋底儿,发现范克明进来,像是见了财神爷,赶紧站起身,往屋让。
范克明进了屋,只见桌子摆在炕上,盆上盖着盖儿,菜碗上扣着碟子,就问:“金发没在家?”
陈秀花一边拿茶杯倒水,一边回答说:“起早就颠啦,说是上莲子坑。估摸快回来了。”
“办啥公事呢?”
“没有对我说。您喝完这杯水,落落汗,现成的饭,就在这儿吃吧。”
“你别忙活了。”
“您哪,平常没事儿,从来不嗍嗍我们的筷子头儿。嫌我们做的饭不可口哇?十天半月不回来一趟,这会儿又不用睡热炕,就在这儿随便吃点得了,何必自己烟熏火燎地做饭呢。”
范克明用微微一笑回答了那女人的殷勤招呼。他的眼神停在北墙上新增添的一张奖状上。那是最近区里发给芳草地的,上边写着“爱国生产,春耕优胜”八个大黑字。他接过陈秀花递过的纸烟,点着抽了两口,打算抓空到周士勤、秦恺这些人家再串一串,站起身刚要说走,忽听大门口有人嚷嚷。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