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156)
四十七 趁热打铁
红枣村在县城正西的奇峰岭的前面,背靠青山,面向平原;站在京榆公路上,就可以看到村庄四周被各种果树覆盖着,好似奔腾着的绿色波浪。这里跟芳草地相隔五十多华里,几乎是正南正北的方向。
高大泉跟随田雨赶到这美丽山村的时候,已经傍晌午了。他们正要往村里走,只见迎面跑来一个挑水的人。他中等个子,像柱子一般壮实,那通红的脸上挂着汗珠子。
田雨告诉高大泉,这个挑水的人名叫杨广森,是本村的支部书记、互助组长;等走到对面之后,他又给杨广森介绍说:“老杨,这位是天门区芳草地的高大泉同志,到咱们这儿参观来啦。”
杨广森扯住高大泉的手说:“欢迎,欢迎。别说参观,你是来给我们指导、鼓劲儿的。”
高大泉说:“比起你们这儿,我们可落后多了。我们得追着你们的脚印跑,跟你们学习。”
杨广森说:“咱们一块儿照着党的指示干,一块儿学习吧。”
田雨看看杨广森的水桶,又问:“都到了吃饭的时候,你怎么还挑水往村外跑呀?”
杨广森笑着回答:“别提了。今天梁书记给了我一个突然袭击,可把我闹懵了。昨晚上,他告诉我,参加总结汇报会的各区领导同志要参观我们互助组的高粱地。我们欢迎指导,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早晨起来,我到他们住的地方去领同志们,扑了个空,他们早走了。我又追到地里一看,可傻眼了。梁书记正带着各区领导跟我们的组员们一块儿耪地哪。我拉着,拦着,怎么也不行。你说叫人为难不?”
田雨笑着说:“同志们参加劳动是应当的,你干啥要拦人家呢?”
杨广森说:“你参加劳动是应当的,三天没外人嘛。你来这半个月,黑天白日跟我们一块儿滚,我拦过你吗?人家各区领导,轻易不会到咱这小山旮旯子来,来了就是客人。赶上这个季节,连点土产都没尝到咱们的,哪能让人家干活儿呢?”
田雨劝他说:“你别为这个事儿心里有分量,梁书记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考虑。”
杨广森说:“有分量也不行了。他们都干了半天,一大块地耪得干干净净,在地头上吃点干粮,就要散会了。我给他们熬了点绿豆汤喝。”
田雨说:“来,我给你挑着,我们也去看看。”
两个人抢了一阵子扁担,杨广森到底没有让给他,就一块儿往村东走。
一边走着,杨广森很有兴致地问:“老田,听说咱梁书记是煤矿工人出身,是吗?”
田雨说:“那还有错儿?他生在开滦矿赵各庄,十字镐那么高就住锅伙、下矿井,一直干到参加革命的时候。”
“嘿!他的庄稼活为啥还那么棒呢?锄地的时候,真够样儿。我这个扛过十年大活的人,要不开足了劲儿,都差点儿让他给丢下。”
“他搞过很长时间的农村工作,跟农民学习的。”
“听人家传说他的枪法好着哪。说他独自一人坐在山头上,专等着打山下炮楼里的鬼子。鬼子从炮楼的小洞口一露头,他就一枪,一枪撂一个,弹无虚发。”
“他带过队伍,经过无数次战斗,好枪法是打出来的。”
“好家伙,咱梁书记真是工农兵样样通啊!”
高大泉跟在旁边,听他们议论,看他们的神态。他们的热烈谈论引起他对那个没见过面的县委书记的极大兴趣。他想:这个全县最高级的领导干部是个啥样呢?像罗旭光?还是像火车站上那个老站长呢?
这地方离北边的群山峻岭大概有三、四里路,都是一些丘陵。地势起起伏伏,小路弯弯曲曲,高处是成排成行的枣树柿林,低处是长方不等的青苗地和麦田。这里不像大甸子那样一望无边,也不像那些平坦的土地都是一种颜色,要绿都绿,要黄都黄,到了大涝天又是一片水汪汪。这里是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的,你把眼光落在哪儿,都找不到形状相同、色调一样的地方;一会儿穿沟,一会儿爬坎,一会儿钻进不透光线的密密的树林,一会儿阳光耀眼,不仅格外空旷,又能高瞻远望。各种少见的花草,稀罕的鸟雀,形状古怪的大小石头,都给这儿增加了奇异的调子。从水泊梁山平原到彩霞河平原长大的高大泉,光是这里的美妙景物,就足以使他赏心悦目,情绪焕然一新了。
他们穿过一道干涸的砂石河,爬上一面土坡。只见高高的岗子上边,一伙干部团团地围坐在一棵如同巨型大伞似的柿子树下;接着,从那里传来了像敲钟一样宏亮震耳的声音。
“同志们,我们的总结汇报会到此结束了。我说,可以算作胜利地结束了,又是新的战斗开始了!”
一片热烈的鼓掌声响了起来。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