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147)
冯少怀惊魂未定,顾不上想想这句话,也顾不上强打精神抖抖威风,赶紧走开。
秦文吉见势不妙,也追在冯少怀的屁股后边跑了。
人们拥着朱铁汉,一齐朝村外走。他们要去看看,地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吕春河匆匆忙忙地把家具收拾到院子里去,想追上众人,一出门口,看见周忠老头和秦恺正从这儿路过。
周忠乐呵呵地伸着大拇指说:“秦恺,你这回可真是雪里送炭哪。”
秦恺那还挂着汗珠子的脸上羞得发红,摆着手说:“您可别夸了,我比你们落后了十万八千里。”
“追嘛!”
“我是追着你们走。昨个听说久宽地还没耕没种,我心里嘀咕了一夜,觉着这回再袖手旁观,那就不叫人了。起大早我去亲戚家牵牛,他们还想再拉半天磨。我说:你们支援支援我这个落后分子吧。……”
“哈!哈!哈!”
吕春河这才发现,秦恺手里攥着皮缰绳,背后跟着一头缎子似的大黄牛。年轻人心里一阵发热,赶忙过来拉缰绳,说:“秦恺二叔,让我牵着。”
周忠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光看着吕春河,含笑问:“怎么样,秦恺这个行动不赖吧?”
吕春河脸红了。他知道老人家并不是故意揭他的短处,而是借机会教育他,让他把互助组成立第一天在刘祥家门口说的话,吃在心里,记在脑子上。
周忠说:“中农是能团结的。要不能团结,党干嘛让咱们团结他们呢?”
吕春河点着头说:“对,秦恺二叔是变了。”
周忠说:“你也变了。一叫二叔,就证明变了。哈哈!”
秦恺诚恳地说:“我过去自私落后,让人家瞧不起,罪有应得,不能怨这些进步的小青年。往后,你们大伙儿得多多帮助我。”
这条街上的谈笑,跟中间那条街上万淑华的喊叫混在一块儿了。因为她跑得快,离开得早,没等着看见这边的变化,正传着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旧消息。
她一边跑,一边可着嗓子喊:“不得了啦,不得了啦,出人命啦!”
很多人被她从家里喊出来:
“出了什么事儿?”
“快说,怎么啦?”
万淑华大口喘着气,上声不接下声地说:“朱铁汉,把冯少怀,用大铁锨,哎呀,吓死人了!”
好多人已经明白了底细,见她有声有色地传着假电报,忍不住地哈哈大笑。
张金发洋洋得意地拿着记着他的功绩的表册,领着提着算盘的小学教师于宝宗从小学校出来,正巧走到这儿,听那群人一笑,又听万淑华一喊,吓得脸色焦黄:“出什么事儿了?出什么事儿了?”
高二林抱着一抱草,慌慌张张地追着,也在一连声地问着别人:“你们干啥去?你们干啥去?”
各种各样的人,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和疑问,集合到村外边的十字路口,紧张地观望着。
东方的天边上,堆积起来的浓厚的云彩,如同奇伟的山峰矗立着,如同汹涌的波涛滚动着。远处,隐隐的雷声,震撼着大地。大地,正在孕育着青苗和果穗的大地上,阳光画出了丛林的轮廓,也托出一家一户耕种人的身影,像是奋力前进,又像游动、徘徊。……
四十四 追求
春耕胜利完成了。县领导分南北两片召开总结汇报会。他们要根据全县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战胜青黄不接的灾荒、夺取五一年粮棉丰收的行动计划。
南片的会就近在县城里召开。县长谷新民分工负责抓南边几个区的工作,这个会由他来主持。县长一向干练果断,最不喜欢拖拖拉拉。他把作息时间抓得很紧,汇报、讨论和总结,都要求简单明了,干干脆脆;原来拟定三天的日程,两天一晚上就基本完成了。
这会儿,各区的负责人,除了被点名留下要跟省报记者开座谈会的之外,都在招待所里匆匆忙忙地整理文件、拴绑行李。他们要赶回本区,迅速贯彻会议精神,要找各方面的人员商讨具体措施,以便追赶上那些被县领导表扬的先进区。他们一边忙着一边反复地商量着种种口头协定。
“喂,老张,你们卖给我们的苇子,那数目字可不能再往下压了。”
“没问题。我已经给供销社打过电话,让他们立刻收购集中,保证不让你落空就是了。”
“我就怕你们那个老本位主义的区长。他要是知道了这个会的精神,知道要大抓副业,苇席的价钱要优待,会不会打自己的小算盘呀?”
“到时候你朝我说吧。”
“当然。完不成任务的话,下次给谷县长汇报,咱俩还坐在一块儿。可别怪我告你的状。哈哈哈!”
一个正收拾兜子的干部看见一辆自行车从门口过去,就追出来。
“老李,老李,你别急着跑哇。咱们联合修堤的工程,到底哪一天开工?应当提早,不然临到汛期可要抓瞎。”
“我看今年比去年好办。今年农民都有了土地,修堤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加上以工代赈,谁不抢着干?”
“难说呀。今年庄稼人的工夫也比去年紧了。”
“好吧,三天之内,我保证给你回话。”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