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连载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59)
冯少怀要到高台阶走一趟。据说,那里的俱乐部今天排戏了,张金发一定会在那儿指点。一些知根底的人,也得在那儿围着这位村长转。冯少怀要利用各种机会试探试探,想办法把这个传闻对证清楚。
他上了高台阶,一直奔后层的村公所办公室,院子里几个青年围在一块儿嚷嚷,他既没有注意看看都是哪些人,也没留神听他们嚷嚷什么。他到了办公室前边,瞧见门锁着,这才发觉自己来得早了点儿。他又转回前院,有意无意地走到那几个青年人跟前看看。
小青年们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高二林点汽灯,谁也没顾得跟冯少怀这个体面人打个招呼。
因为过春节,高二林穿着新做的黑布对襟棉袄,头是刚剃过的,青白的头皮,衬托着那张跟他哥哥一样圆形俊气的脸,显得更加红亮。他把一盏大汽灯挂在院子里的小槐树杈上,一手扶灯,一手攥着一个圆形的铁把,“呲呲”地打足了气。随后,他从纸包里抖落出一个石棉纱罩,小心地套到灯口上,划一根火柴点着纱罩,又慢慢地开放着油门。那纱罩先是红火苗,接着又变得灰暗,让旁观的人误以为灭了,可是经他那粗大灵巧的手指头把那铁把一摆弄,灯头渐渐地透出金黄色,光芒越来越大,从黄变蓝,又变白,整个黑暗的院子立刻一片灯光。看热闹的人都感到刺眼,赶快避开。
小青年们高兴得拍手跳脚地呼叫起来。
站在一旁看热闹的冯少怀也入了神,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嗨,二林真有两下子呀!”
高二林扭过头来,一见是他,呲牙笑笑,又接着整理汽灯。
冯少怀在灯光里见到一副动人的笑容,还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心里边不由得一动,忽然想到五年前的一件往事。那一天,他在梨花渡口遇到给地主歪嘴子赶车的高大泉,发现那个从自己身边走掉的“无用之材”,居然变成了赶车的把式,干活的能手。当时,他心头充满了喜爱,又掠过一种懊悔,怨自己前几年不该让乐二叔把他带走,就凑上去跟高大泉打招呼,拉亲近。高大泉也像今天的高二林这样朝他呲牙一笑,扶着车辕子,甩着长鞭子,既潇洒又威武地跑过去了。……
小青年们喊叫着追在提着汽灯的高二林后边,奔了北屋,窗子上立刻映出一片晃动的头影,传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冯少怀摇摇脑袋,叹一口气,慢慢地走下台阶,走到街上。
这会儿有人奔这个热闹地方来了,朝他点头,跟他说话儿,只是没有遇见一个能帮他解开谜疙瘩的人。
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惊动了他,这才发觉已经走到了秦恺的砖门楼的外边。他抬脚迈进门坎儿,绕过盘着金银藤花枯枝的影壁,看见秦恺正在院子里劈木柴。
在这黄昏后的冷飕飕的小风里,秦恺上身只穿一件小布褂,汗水已经把衣服贴在后背上。他的身边一堆被劈开的木柴棒子,还有一些被震动起来的土片和小石头子儿。
冯少怀怕被那飞溅的木屑意外地碰着,就站在影壁角上,说:“哎呀,真是个大勤俭人。你过年都不歇着,天黑了还不收工?”
秦恺停住手,抹抹下巴上的汗珠子,搭话说:“冻着了,心口堵得难受,想活动活动发发汗。屋里坐吧。”
冯少怀说:“不啦,我还想到俱乐部看热闹去哪。”他朝前迈了一步,小声问:“听说歪嘴子要卖后墙?”
秦恺点点头:“有这么一档子事儿。”他又笑笑,“你的耳朵真长啊!”
冯少怀打个愣,说:“纸还能包住火呀。”又朝前凑凑,“喂,我想买这堵墙,盖个牲口棚呢。哥们,你抽空给咱们搭个桥行不行?”
“你晚来一步,出手啦。”
“嘿,谁的手这么快?”
“反正你买不到了”
“有人说村长拣了这个便宜,是吗?”
“你没见村长那房子,是该翻盖翻盖了。……”
“啊,真有这样的事情?”
秦恺立刻发觉自己刚才的神态语气有点失分寸,就弯下腰,把四散着的木柴往一块儿拣拣,借这个时间,打打主意。他想,不管张金发这件事办得怎么不妥当,人家是干部,是领头的,在冯少怀这种人跟前,必须维护张金发的面子。再说,芳草地如果没有村长这么一个能压住阵脚的人,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更难对付,应当设法保护村长的威信。他想到这儿,直起身,见冯少怀两只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他,就说:“这有啥大惊小怪的呢,那是买的,有卖有买嘛!”
冯少怀冷笑一声:“变戏法的瞒不了敲锣的。稀里糊涂,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呗。”
秦恺赶紧尽“解释”的义务,说:“可别瞎猜乱说,那是我们干部会上研究过的。”
冯少怀不放松地逼上来:“我说秦恺,组长,咱们芳草地将近二百户人家,一天到晚有买有卖的事儿可不少,宗宗件件都得经过你们干部会上讨论研究吗?”
“不能那么说。歪嘴子不是个特殊人物嘛!”
“天底下是空膛,新砖旧砖到处有,咱村长为啥非买那个特殊人物的砖不可呢?你们干部会上怎么研究的这个,又按照什么理由赞成的?你给我解释解释吧。”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