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之《金光大道》
第一部
(38)
七 严重分岐
张金发叼着烟袋、打着饱嗝,站在灰蒙蒙的星光里,还没等高大泉开口,就用一种埋怨的声调说:“下午半天,你跑到哪去了,连个影子都不露?”
高大泉听惯了村长的这种领导者的口气,并不十分在意,就回答他,到天门镇走一趟。
张金发说:“天门镇哪天去不了,这么重要的会议都不参加?”
高大泉说:“昨晚上我问你,你说这几天忙忙家里的活儿,没啥事情;谁知道你灵机一动,开起会来啦!”
张金发自知从这个方面责备人理由不是十分充足,因为下午那个会,是区委书记王友清一张二寸宽的小条子给逼出来的;就换了个角度说:“真急坏了我。你要在场,还能帮我维持维持秩序,压服压服他们。唉,差一点儿捅个大漏子!”
“捅什么漏子?”
“咱们那位炮筒子、猛张飞铁汉,不知从哪儿来的气,在会场上跟冯少怀大吵大闹,怎么说也不行……”
“这个呀!唉,幸亏我没在场,要是在场,不光帮不了你的忙,比他吵得还得凶一点儿,你更得叫苦啦!”
“噢,这么说,你也挺生气?”
“你呢?冯少怀买来一头破骡子大示威,你就看着挺顺眼,挺舒心吗?”
“怎么叫示威呢?大骡子大马又不是一只小猪崽,能用篮子挎到家去?就是小猪崽,带着它一走一颠,还得蹬蹬腿,叫唤几声呢。”
“他不仅在街上抖神,后来又把示威的阵势摆到会场上去啦!”
“唉,小庄稼主添了大牲口,是一辈子难得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谁能不高兴;一高兴,当着别人的面显摆显摆,我看这没啥要紧的。”
“冯少怀是个一般的小庄稼主吗?用你的话说,他那成分是秤杆子耷拉头还是撅起头的不同;把他划成中农,最多是政策上的宽大,并不能把他过去剥削穷人的罪行一笔抹掉。”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按照上边的政策,把他的成分定了。他买牲口,你也不能不让他买。就算他是富农,我们限制他搞封建剥削,也不能限制人家从自己的兜里掏钱,合理合法的买骡子使呀!”
“问题的根儿不在买骡子,这里边包含着好多重要的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你等一下,我叫铁汉去,咱们找个地方聊聊,沟通沟通思想吧。”
张金发拦住了高大泉,说:“我还得找秦恺,催他那个组统计表格哪!这种不慌不急的事情,留着消闲的时候再聊吧。”
高大泉固执地说:“不行,这是关系重大的问题,非常急,立刻就得谈清楚。”
张金发在黑暗中笑笑,说:“你呀,对啥事儿都这么死板!好吧,我听听,就在这儿吧。”他说着,往路边跨了一步,站到高台阶的下边;随即打了个哈欠,伸伸腰,冲着跟过来的高大泉说,“起了半天猪圈,开半天会,真把我累垮了。你可得把话说简单点儿,别净绕那些大理论啦。”
高大泉没吭声,先蹲下,装了一袋烟,又把烟荷包递给了张金发。
夜间很冷,有点小风,虽然摇不动树枝子,刮不起尘土,却“嗖嗖”的挺尖厉。天空上缀满了小星星,土墙边几块玻璃瓶子的碎片,一闪一现的。
这两个人在此时此地,要交谈那些关于新农村的去向和翻身农民命运这样严肃、重大的问题,心情应当是热腾腾的;可惜,一个想热,一个不想热,就热不起来;很像这又刮又没刮的小风,在他们之间周旋,又像星光一样闪烁不定。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他们是并肩斗争的战友,一直合作得还算融洽。开头,张金发看不起高大泉。他眼里的高大泉虽然不再是过去跟在他后边的小半活,却是他手底下的一个普通的群众积极分子。后来,高大泉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敢,不仅博得了群众的称赞,也使张金发对他高看了一眼。特别是镇压反革命的那个回合,张金发对高大泉更不能不服气。那一次,歪嘴子的兄弟、伪乡长带着手枪和吃喝藏在一丈多深的地窖里,民兵们发现之后,就守在那儿,怎么喊那个坏蛋也不肯上来。最后,高大泉提着一把大板斧,冒险下井。他迅速而又勇敢的出现,把敌人吓瘫了,被活活地抓了上来。张金发听着工作队的同志和群众对高大泉的表扬,他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忍不住地想:“这小伙子真不简单,撂在我身上,根本不会这样蛮干。”……高大泉对张金发的看法,也经过几番变化。开头,他恨张金发过去没有穷人的骨气,经过一段斗争,他觉得这个人一旦觉悟,还是有斗争性的。他开始信任张金发,许多事情都跟他一起商量,一起行动。分房子的时候,因为缺房的贫雇农多,可分的又少,给工作队的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和麻烦。高大泉就跟张金发商量,两个人带头要最破的、最不中意的房子住,把好房子让给别人。张金发立刻赞成,而且先高大泉一步在工作队面前表了态,受到群众的赞扬。接着,他们两家同时搬进两所没有人爱要的宅院里。没料到,过些天开始分木料的时候,出了一件意外的事儿。原来,张金发搬进的那个院子房子虽破,却堆着一大垛好木料,工作队打算分给众人,几个贫农代表出于好心,几个中农代表出于讨好,在会上提议:张金发的房子旧,孩子多,应当把那些木料留给他翻盖破旧的房子用。高大泉在背后劝张金发主动推掉,张金发也点头同意;谁想,在表决会上,大家举手赞成,张金发不但没有推辞,还转弯抹角地诉了一堆苦处,随后就心安理得地把木料接受了。高大泉对这件事十分不满。等分粮食的时候,张金发自动退到了后边,还把分到手的半袋子白面硬让给一个叫范克明的贫农。民主建政前后,张金发的工作很卖劲,有几次忙得连午饭都没回家吃。抗美援朝运动一开始,张金发带着宣传员控诉美帝的罪行。一天时间,他在四个群众片的会上慷慨激昂地讲话,嗓子都喊哑了,从他内心里发出来的仇恨,感染了许多农民。……这一切,又获得高大泉对张金发过错的原谅,同时对他抱着希望。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