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谈“情”说“爱”》——跟文学青年聊天之五(3)

(2020-05-04 09:54:24)
标签:

浩然

创作杂文

谈情

说爱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之

谈“情”说“爱”

——跟文学青年聊天之五

3

 

 

    一九六年,那个半是天灾半是人祸的苦难日子,我跟《俄文友好报》一批知识分子一起,到山东省昌乐县城关公社下放劳动锻炼。我被任命为下放劳动干部组组长,带着三位女同志和三位男同志,到东村大队落户。那会儿,国家每天供应我们一斤二两地瓜面,在社员公共食堂打饭吃:上午一顿粥,下午一顿粥。见不着青菜,腌咸菜也买不到,用筷子蘸酱油吃。在繁重的劳动的日子里,连久经饥饿考验的社员们尚且喊叫支撑不住,或躲在家里不出工,或出了工而躺在地头上不动弹,我们这些柔弱书生,又哪里经受得住揪肠扯肚的袭击?同志们全都给饿得面黄饥瘦,走路两腿发软,苦不堪言。秋收到来,偷盗成风,队里决定派可靠的人轮流看场护坡。社员会上,许多人说下放干部在村里没有家,不会偷粮食,就让我们全体担当这差事,同时推选出他们认为可信赖的几位社员和队干部,跟我们混合编成几个小组。每晚四个人执勤,两个下放干部,两个社员或队干部;四下巡逻,按时到场院小屋集合。并规定,参加看场护坡的人,晚上有一顿夜餐:每人二两地瓜面煮粥喝。我和另一位男的下放干部,跟老保管员在一个组里。每逢轮到我们,都由老保管点火煮粥;等粥煮得住火的时候,他便站起身来说:“我那份儿,你们两位分着喝了吧。我老伴儿给我做了干粮,我回家去吃呀。”或者说:“我闺女来看我,给我送来细面的馅饼,我那粥你们喝吧。”一连数日如是。有一回,他丢下烧火棍走后,我们刚把他留下的粥喝完,接到公社派人送来通知,让担任了村支部书记的我,立刻进城开会。我跑到家里找老保管。他正双手捧着一碗只有野菜叶而没有几粒粮食的汤在喝。根本不像他刚才对我们笑眯眯地说的那样:“老伴儿给我烙了有馅儿的饼。”我见此光景,恍然大悟,随即一种十分复杂的感情撞击着我的心。我几乎是怒冲冲地当场揭穿老保管对我们的欺骗,怪他不该这样照顾我们而自己挨饿。他手捧着野菜汤碗,语气平和地对我说:“这没啥。你们除了干活计,还得用脑筋想事儿,应该多吃点儿,不然要损坏身子。……没个家,怪可怜的。……”听了这极平常的话,我忍不住地掉了泪。从所谓“三年困难”时期活过来的人都清楚,在当时,一口饭就是性命,是生死攸关的事。老保管却不顾自己,同时不露声色地保护我们这些于他来说,既没有任何亲属关系,也不会有什么“用处”的人。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农民!两年半以后,当我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的时候,写到普通农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境界的情景之际,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位给过我爱、也使我对他产生了爱的东村大队的老保管。我依据他给我的生活和我对生活的感受,写了“马老四为了不给社会主义抹黑,支持年轻的党支部书记萧长春带头搞社会主义建设而偷偷地吞吃野菜”的情节。写时,我又掉泪了。以后修改、看校样,每接触到这一章节,我的心就为之一热。那几年间,我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包括日本的读者的信,都肯定“马老四”的形象和“吃野菜”的章节,都说受到感动。

    一九八二年夏天,我到丹东市,一面休养身体,一面修改一部旧稿。我住在当地驻军的一个小招待所里。那几个等待退伍、见过“大世面”,对一般客人或冷若冰霜,或盛气凌人的服务人员,使我多有反感。开始有那么一段日子,我独来独往,几乎不与任何人交谈。有一天,血压有些升高,心境极为不佳,没有去吃午饭。一个小战士敲门进来,说道:公务员因公外出,他代替公务员来给客人打开水;问我为什么没去吃饭,要不要做点病号饭吃。他的态度亲切自然,充满了真挚地关怀。我感到一种安慰,告诉他:不要做病号饭,一会儿如果饿了,吃一点点心,冲一杯奶粉喝就行了。他听了我的话,闪动着两只天真的眼睛,奇怪地问:“光吃甜东西,能吃饱吗?”我给以肯定的回答。他显然将信将疑地提着暖水瓶走了,过了许久,才打满了两瓶水送回来。我睡过午觉起床,倒暖水瓶里的水洗了脸,再倒一杯水吃药片;喝到口里,那水却是甜的。我奇怪地从另一个暖水瓶里倒出一些水尝尝,同样浓甜如蜜。晚上,小战士又来打水,我问他是不是在暖水瓶里放了糖?他笑嘻嘻地回答说:“你告诉我甜东西能吃饱肚子,我还不相信。我去问了卫生所的医生。他说,你们动脑筋写文章的人,多吃甜东西有好处。……”我受到感动,精神为之一爽,心气也大为好转。从此,我跟这讨人喜欢的小战士接近和来往。在接近日深、来往较多的时候,亲眼看到他不少助人为乐的高尚行为,窥见他那美好、善良心灵的流露,也了解到他的平凡而又不幸的身世(孤儿)。我越发地喜欢这个小战士了。一次,偶然听说他已经调回原部队(他是从另一个部队来这个招待所学做菜的新战士)的消息,我竟然很难过;一夜都若有所失地没有睡安定,直到第二天发现他没有离开,我才又高兴起来。在那不眠之夜里,我忽然想起魏巍的著名特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从胸膛燃烧起创作的欲望,一个上午就草拟出歌颂小战士的短篇小说《他很可爱》(发表在一九八三年一月号《海燕》月刊)。有一天,跟几位部队的老兵谈论起他们的身世和我们都经历过的战争年代的往事,我的思绪由小战士这个“此”,及至“老兵”们的“彼”,从而意识到一个我以前“熟视无睹”问题:穿上了军装的农民中间,一代一代的,实在出息过不少最可爱的人;“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产生英雄豪杰的肥沃国土”。我在浮想联翩中激动,在感情激动的过程里继续在《他很可爱》的题材和人物上深挖和扩展。不久,我终于写出中篇小说《战士小胡》(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单行本)。这小说不见得是成功的,我想说:我如若不对生活动了真情的话,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顺利地写出它们来。

 

 

    我不厌其烦地举了这两个亲身体会的例子,只是想说一个字,即作家的“爱”。

    爱你要写的人与事,就会对其动情;动了情,就观察得深刻、表现得透彻。情人最熟悉他(她)的情人,情人在他(她)心中有形有体、有血有肉;如果他(她)是小说家,写出来的自己的情人,决不会抽象模糊;起码他(她)在写作的时候会动心动情,不致于无动于衷:这是把小说写得抓人、动人的前提和保证条件。……

    作家爱真、善、美的生活,应该类似情人爱情人那样地爱!

    作家也要会恨。具有正义感的作家,必定会恨。恨是燃烧起爱的火炭。要恨不真、不善、不美的东西。恨反动、自私、愚昧、欺骗、僵化。……

    有真正的憎恨,才有真正的热爱。而鲜明、正确的爱憎,必然发自真、善、美的胸怀。人品真、善、美的作家,才能够写出具有真、善、美情愫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小说,必然会动人、抓人,给读过的人留下长远的印象,带来实惠的益处。

 

                                 1985219日改于北京月坛

 

全文完

发表在《文学知识》1985年第5期。收入《小说创作经验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