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
《炊烟》
(3)
三
月光爬满了窗户。
丈夫和儿女们都在巧巧的身边睡熟了。她跨坐在炕沿上,手托着下巴,眼盯着跳动的小灯,她胸中气闷,喘吸都有点困难。
事情是明明白白了,食堂是一定垮了,她只有痛苦,再没有别的办法。从明天起,又要回到过去那个老样子了。过去那个样子,是多么吓人哪!她这一生是简单的,但是又很杂乱。从七岁起,一直到成立人民公社,她没有一天离开过孩子,小时候带小弟弟小妹妹,出嫁了抱小叔子,紧接着就抱儿抱女;她没有一天离开过锅台,起五更忙早饭,刷洗干净便推磨,接着就忙午饭,刚吃完,不等喘喘气,她又要忙晚饭,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呵!想着想着,她觉得心象被一根针刺扎似的。从明天起,又要过起这种拴手的日子,不能象往日那样跟姑娘、小伙子们在地里快快活活地一块干活了;如果那么多妇女都忙家里事,地里的活怎么办?她想到这里,全身麻酥酥地打了几个痉挛。
“不能,一定不能再那样过了!”猛地她脱口喊出声音,跳下炕,冲到门口外边。
满天繁星,一弯新月。一阵凉风吹醒了她。
找谁去呢?找队长吗?刚才队长那副神气,那些话,已经够了。她在院子里兜了几个圈子,越想越觉得不能耽误,最后决定直接到公社去,到那里或长或短,搞个根底。到了大门口,巧巧又改变了主意,因为她想到了副队长宋守林。宋守林在党内是小组长(这个小村没有党支部),他平时最能坚持原则,支持广大群众的要求。从打解放之后,他就一心一意发动妇女参加生产,不知作了多少难。如今他正在西村公社医院里养病,那儿比公社近的多,向他讨个底,让他帮着拿拿主意,不是很好吗?主意拿定,她就连跑带颠地朝西村奔来。
公社医院里,差不多的病房都已经熄灯休息了,只有宋守林还点着灯看文件。
巧巧一步跨进屋里:“二伯!”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她就发现这位胃病缠身的老队长黄瘦的可怕,不忍心再加些事情让他着急;可是,不说又怎么行呢?
宋守林见巧巧满脸的汗珠子,还有些气喘的样子,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猜到了八九,就一面让她坐下,一面问她:“巧巧,找我有事情吧?听说公社里正整顿食堂、托儿所,咱们队搞的怎么样呵?”
巧巧一摊泥似地坐在一只凳子上,长长叹了口气说:“唉,别提了,下午就把食堂散伙了。”
宋守林吃了一惊,立即又心平气和地问:“你们大伙儿都赞成散吗?”
巧巧痛苦地咂着嘴唇,两手一摊说道:“我的二伯,好多人都不赞成呵!您还不知道我们吗?多数社员都到树园子里整果树,晚上回来就没饭吃了,您说这事情让人火不火?”
宋守林问:“队长没在家吗?”
巧巧说:“就是队长从公社开会回来搞的,他说是上边指示要散食堂。”
“没的话。上边指示整顿食堂这不假,你看,我正读这个文件。这得按照队里的不同的条件办理。咱们这儿是果产区,经济作物多,社员收入高,应当根据社员的自觉自愿,把该办的食堂搞的更好。”
巧巧高兴了:“我说上边不会这样不得人心呢!真奇怪,这个晚上把我糊涂死了。”
宋守林沉吟了一下,说:“巧巧,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常言说好事多磨嘛,越是办好事情,碰到的困难也就更会多。你想一想,自从我们村办互助组、农业社起,都碰了多少灾难哪!你可不要把它看成光是食堂的问题,这一闹,至少说明是有一些人并不赞成我们人民公社,这些人,恨不得看着我们人民公社垮台了,才算称心如意!”
巧巧愤愤地说:“老吴明跟他哥哥就是这号人,今晚上,他们可还阳了,又在一边吹风哩!”
宋守林说:“他再有力气,也不能把我们的公社吹倒!我们高低要把食堂办起来,给他们一点真的看看。发愁、生气都不管用,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办嘛;他们把食堂弄散了,你们不会自己动手办起来吗?只要你们搞,党一定支持你们!”
一句话提醒了于巧巧,她的心里顿时豁亮起来,喜得拍着手说:“对呀,对呀,我就是没有想到这节儿上;我们自己动手,自己搞,看他们说它是自愿还是不自愿!”她站起身来就走,到门口,又扭回头来说:“您放心吧,我回去一定搞,就是剩下三家五家也要搞起来!”
离开公社医院,巧巧的身上象是增加了天大的力量,两只脚也如同加了油,走起来一阵风,不大功夫,她已经走进村子。
往日里,村里早就沉沉的睡去了。可是今天晚上,还是特别的热闹,街头上,有好多人在大声吵吵。队部门口那棵槐树上,吊着一盏灯,明光堂亮耀人眼。两边墙壁上贴满了大字报,大块小块,一张挨着一张,下边围着许多人,有的指手划脚地念,有的默不作声的读。巧巧识字不多,有些大字标题她是能够认下来的。“谁说办食堂不自愿?”“我们反对解散食堂!”……这些字句,象在巧巧的眼前活了一般,她的心里一阵热,差一点儿感动的掉下泪来。
巧巧看了几篇大字报就往队部里走。队部里比街上还要热闹,好多人,不光是妇女,还有好几个男人,一齐围着队长王银森,看样子,他们已经吵了好久。女人们尤其激动,每一个人都鼓起胀红的脸,红的象一盏一盏红灯笼。
王银森象是很生气,不耐烦的对大伙说:“快都回去睡觉吧,吵吵到天亮管什么用!这是原则,是上边的指示,又不是我在这儿搞创造发明。”
“你说上边指示不自愿才散,我们都是自愿哪!大字报、决心书都写了,你还要我们把心掏出来让你看看吗?”
王银森说:“我不是讲过好几遍了吗?这是全大队的事情,二百多口子人的事情,你们才几个人,你们能代表全村吗?”
…………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休止地跟队长争论着。
于巧巧没顾得仔细听他们的吵闹,就迫不及待地对她身旁几个人说:“我看哪,用不着跟他求情了,闹到什么时候也是白费劲;我们自己都有手哇,我们不能自己搞一个食堂吗?刚才我到医院看宋守林了,他说谁也限制不了我们自己搞。”接着,她把宋守林讲的话,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讲述给站在她周围的一伙人听。
果然,巧巧那火一样的心情,立刻就传染了许多人。这时大家才算有了底。
“对,对,我们自己搞它一个!”
“搞起来,谁敢说不自愿!”
“马上动手,明天早晨还是集体吃,不让公共食堂断烟火!”
人们吵着,嚷着散去了。
最后只剩下王银森独自一人。
因为人多乱吵吵,他根本就没听到巧巧说什么,更不清楚,人们为什么痛痛快快地都走了。他透了口气,抹抹汗,拿起笔来,打算写个材料,把今天发生的事情汇报给公社党委会。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