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四十四)赵秀忠(3)
(2019-10-03 10:02:16)
标签:
浩然赵秀忠梁秋川朋友们文化杂谈 |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四十四)
赵秀忠是在第二天,也就是21日上午才从一位文友发给他的悼念诗歌短信中得知此噩耗。那个短信如同晴天霹雳把赵秀忠震晕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的头脑如同被抽成了真空,一片空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才好像从恍惚中清醒了一些,想到从网上证实一下这条短信的真伪。当他打开电脑,看到网页上父亲逝世的消息和父亲那亲切生动的生前照片时,忍不住地失声痛哭。
父亲去世后,子女们不想因为丧事打扰别人的正常生活,因而没有通知任何人前来参加告别仪式;赵秀忠也因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如何具体安排的,而不敢贸然进京,他只能翻出珍藏的父亲的所有来信,伴着泪水一遍遍地默读,翻出珍藏的所有父亲的作品轻轻地抚摸着……
赵秀忠万万想不到父亲会这么快离开他所深爱的亲友、他所挚爱的文学和农民、他所热爱的祖国、他所忠诚的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亲友们在对赵秀忠表示慰问致意的同时,大多都说应该好好地写一篇纪念文章。赵秀忠更想好好地写出一篇能完全表达出自己心情的追思文章,但每当拿起笔来,千头万绪,要说的话太多,却不知该从那里落笔!当父亲那慈祥亲切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时,感激之情,缅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眼泪也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滴落下来,情不自禁地写出了悼念恩师的诗歌和文字:
悼念恩师浩然:七岁像嫩芽一样,但我听着大肚子蝈蝈的吟唱快乐地成长,在月照东墙时捉迷藏,在弯弯的月亮河里嬉戏,在七月槐花香里进入甜蜜的梦乡,在艳阳天里劳动,在杨柳风里演绎着山水情,赶着枣红马走上我人生的金光大道,与苍生见证历史的沧桑——
根在乡土忧黎元,凌云健笔写苍生。
浩然正气天地间,亮节高风实堪敬。
突闻噩耗似惊雷,泪洒千行深悲恸。
难忘殷殷提携意,铭记谆谆教诲情。
敬爱的恩师浩然,安息吧!你生前无愧于时代和人民,你身后所有正直善良宽厚的人会怀着敬意和爱戴把你永远铭记在心!
赵秀忠在这篇短短的文字开头,非常巧妙地嵌入了十篇浩然所撰小说的题目,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
赵秀忠写出了追思文章,而且写了不止一篇。尽管这些文章使不少读过的人受到感动,但赵秀忠却总觉得里面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不及自己内心感情与思想的万分之一。赵秀忠曾经说过:能与浩然相交、相知,是我今生的最大幸运。浩然是我人生的航标,文学的导师,精神的支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浩然,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就没有我今天事业上的发展与成就。是浩然改变了我的人生,影响了我的一生。
在父亲逝世五周年的日子里,赵秀忠在深切怀念中又写出了三首对父亲表示崇敬、思念的诗篇:
其一
恩师驾鹤别人寰,
常思常念泪常弹。
山水情伴文学路,
百柳风随师生缘。
提携殷殷铭心际,
教诲谆谆萦耳畔。
文坛笔耕每结果,
化作心香祭九天。
其二
神州文坛一浩然,
丰碑矗立天地间。
字里抒放泥土气,
行间吐露百姓言。
形动神摇扬柳姿,
风清云舒呈画卷。
功业人格昭日月,
无憾应笑在九泉。
其三
喜鹊登枝唱春歌,
杨柳风吹杏花雨。
艳阳天里花朵艳,
金光道上谱新曲。
男婚女嫁百姓事,
苍生情怀奏大吕。
乐土笔耕有活泉,
文学梦圆思若缕。
赵秀忠现在是河北某大学的教授,统战理论专家,民俗研究学者。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父亲的在天之灵知道这些的时候,一定会倍感欣慰,一定会在他那慈祥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