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长篇小说之《苍生》
第二十三段(2)
田留根一听这些,越发地叫起苦来:“哎呀呀,这简直比老二考大学还要难几倍!……老二要是在家,准能帮我一把,给我一个主心骨。这下可惨啦!”
田大妈很能理解儿子此时的心情。可惜她也没有搞“自由对象”的经验,“爱莫能助”,又不能不“助”,只好用一些连自己也没有信心的话,给儿子鼓劲打气。
过了两袋烟的工夫,打扮得干干净净的田留根,就在西街老陈家的北屋里,跟一个曾经搞过二十多个对象都没有搞成的大姑娘会面了。女的大大方方地坐在炕沿上。田留根腾云驾雾般地坐在靠躺柜的一只方凳上。
陈家的五个儿子和孙子,都是田大妈白尽义务当的收生婆。这个情,陈家人一直记在心坎上,都想尽快地给补上。田家终于盖起新房,陈婶跑了不少路,总算在娘家妹妹的女儿家打听到一条线索,在娘家妹妹女儿的小姑子家找到这个合适的姑娘。他们宁愿白搭路费白管饭,也要成全这件好事,让田大妈娶上儿媳妇、抱上孙子。陈大婶把一男一女“牵”到自己的家里,然后找个借口退出去,让他俩“谈恋爱”。
田留根长大成人以后,曾经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加起来前后有三个,其中包括那个给巴福来儿子巴平安当了媳妇的。那时候人还没有眼下这么“解放”,不讲究“谈恋爱”。而是由介绍人在男女两边约定个会面的地点,互相看上一眼,就定成败。那种约会地点一般不跑到别人家里去,都是利用热闹的集市。男的由伙伴陪着,女的也是由伙伴陪着;一拨从东边走来,一拨从西边走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或是擦肩而过时,男的看看女的、女的看看男的;或是男的站在路南,女的站在路北,隔着“人河”,你打量打量我、我打量打量你,遥遥了望一阵子。互相根本就不说话,更不会面对面地摸底儿和讨价还价。田留根跟巴福来儿媳妇用这种办法相看的时候,他求老二保根找的复员军人郭少清和电工陪同前往的。地点在燕山镇农贸市场东头的牲口市旁边。那天赶上腊月二十三大集,大街小巷都挤个水泄不通。介绍人“指点”拴着大骡子的木桩子右边土堆上站着的那伙女孩子说,要给田留根介绍的对象在里边,特征是梳双辫子、围拉毛的长围巾。田留根睁大眼睛看。他看了好久,不仅没看清楚姑娘的模样,连到底是哪一个也没弄准。因为那伙子女孩子里边有三个梳着双辫,有两个肩膀上搭着拉毛的长围巾,只是颜色不一样。田留根面皮薄,害臊,不好意思说没看准。等介绍人挤到姑娘那边去“指点”这边的时候,田留根才不得不偷偷地对郭少清说了实话。郭少清热心而又敢说敢干,立刻采取补救措施:他挤过去,向媒人问清哪个姑娘是给田留根介绍的对象,他就跟那姑娘攀谈了几句,借此让田留根看个仔细。这样一来,田留根总算认准了哪个姑娘是给自己介绍的对象,可惜仍然没有看清眉眼。因为太阳在南边,往南边看,阳光晃眼睛;越使劲儿往大睁眼睛越是“眼花缭乱”。他怕再麻烦人,最后说了谎,不仅告诉介绍人说看得清楚,而且表示满意。……
那种相看对象、选择配偶的方式方法未必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差事,但比眼下这个样,男的和女的两个人单独坐在一块儿,要好受得多。田留根本想忠实地执行妈妈的指令,可惜他不知道怎样“大方点儿”,“热情点儿”,更没有勇气让自己的脑袋抬起来,冲着没有五尺远的那个女的“仔仔细细地端详”。他只觉得口干舌燥,大汗珠子顺着下巴颏往下流,白汗衫湿得紧贴在后背上;手没处撂,脚没处放,连出气都艰难。
万幸,没有冷场太久,姑娘倒先开口了:“你们家哥儿俩呀?”
“哥儿俩。还有俩姐姐早出嫁了。”田留根连忙回答;胸膛虽然“怦怦”乱跳,浑身上下的无形的绑绳,倒好似放松了一点儿,轻快了好多。
姑娘又问:“你们哥儿俩写了分家单没有呢?”
田留根回答:“他在外边上学,将来有现成工作,端铁饭碗。……”
“端什么饭碗,这个家也有他一半儿呀!”
“那当然。”
“能先分开过吗?”
“分开?咋分?”
“旧宅子归他,新盖的房子归你。”
“我妈早许下了,等我成亲的时候,就是要住在新房子里的。”
“让你住,不等于归你所有。以后你弟弟娶亲,或是另外再盖一层新房,或是把现在这层新房割出一半儿给他,反正你不能住安定。……”
“那就再给我弟弟另盖一层。”
“另盖一层?你是专业户,还是在哪个工厂入着股子?有那么大的力量吗?操持着立起一层房子该有多难多苦呀!……”
“是不容易。这个味道我尝过。”田留根喃喃地说,“给我成了家,立了业,再给他张罗呗!”
“哼,你想得太轻巧啦!哪个女的是傻瓜蛋,过门来不享受享受、轻闲轻闲,就跟你们为盖房子着急、挨累、活受罪呀!”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