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中篇小说《秀姑娘》十一

(2019-01-29 09:20:47)
标签:

浩然

中篇小说

秀姑娘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中篇小说

秀姑娘

十一

 刘明杰从部队驻地一动身,就迫不及待地给未婚妻秀秀拍了一份加急电报。那电报上不仅告知他所乘火车的车次、始发时间,还特意在末尾处注了两个字儿:“请等”。

电报被送到泃河湾大队部,老会计赶紧把它送到家,亲自交到于大妈的手上。

秀秀已经不用家人陪床了,所以于大妈昨天被顺路的胶轮车给带回来。

“大侄女,你看看这是啥玩艺儿?”她从大门口转回屋,对那个探听秀秀消息的林英说。

林英笑了:“您可真老杆儿,连电报都不认识?”

“不是没见过嘛。谁来的这玩艺儿呀?”

“这还用问,是您那宝贝女婿刘明杰呗!”

“哟,这可好。正等他的信儿。快给我念念他都说些啥。”

林英连连摆手说:“这可不行。这是给秀秀拍来的。私人的信件,谁也不能拆看。人家北京人特讲究这个规矩,给我嫂子来的信,我哥哥连摸都不敢摸。……”

于大妈为难了:“看又不敢看,摸又不让摸,咋办?”

“我骑上自行车,给秀秀送去。”林英这样说着,就要动身。

于大妈极为感动:“你真不愧是我们秀秀的好朋友。你真好心眼儿!”

林英不光好心眼儿,还“心眼子”多。她进过北京嘛!不光是常在电影上、画报上出现过的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北海,她都亲自逛过,亲眼观看过真山真水,尤其是哥嫂家住的那条长长的胡同、那座连环套的大杂院,如同一卷社会知识的活课本在她的头脑里投射和刻印了多少庄稼地的女人,包括秀秀这样“高门坎儿”的女人都没有的“聪明才智”!

她急步跑回家推自行车。出于好奇,出于关心,出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待嫁的姑娘的特殊心理,她匆忙地关上门,小心地打开电报,逐字地偷看一遍,然后仔细地照原样封上、贴牢,揣在兜里,这才心满意足地上了路,奔县城。

自从胖墩子出院那天起,准确的说自从杨庄子的清明意外地出现在病房,秀秀身体上的病状和精神上的病状,好似被一阵风吹掉、被一场雨洗净。脸色眼看着红润起来,胳膊腕子明显地粗壮起来。她不光自己提水、打饭,还帮着护士扫房间和用拖布拖走廊的地板。她经常下楼散步,有时也找对脾气的病友聊天。她还溜到街上,在售报刊的小摊贩手里买了几本专登通俗小说的杂志,回来津津有味儿地一篇接一篇“看热闹”。她本来早可以出院,但医院领导出于关心,自然也包括对老劳模于海讨好献殷勤的成分,执意地留她多住几天。身上没了病,心里没了病,又没杂事干扰,空闲的时间多,自然得用“想”来填补。她什么都想,而且想得多是好事儿、美事儿。最好、最美的事儿,莫过于她跟未婚夫刘明杰“从前的记忆”和“未来的向往”。

那是刘明杰虽然经常不断地来信,但还没有提出婚姻事的时候。倒是她妈妈看出点眉目,跟于海一透露,她爸爸先起了这份心。

“刘明杰的家庭政治上没问题,刘明杰本人的思想也进步。我赞成他们结成夫妻。”老于海回答老伴儿说,“让刘明杰托媒人来咱家提亲吧。咱得按老规矩办,不能先由女方这边说这事儿。”

“还不知秀秀啥心思,又不能包办婚姻,你可急个啥呀!”

“当然要让秀秀自由、自主。我看她没挑剔的,准得特别的愿意。”

她爸爸估计错了。秀秀不仅没有“特别的”愿意,甚至没等母亲把试探口气的话说完,就摇脑袋。

于大妈奇怪了:“你不喜欢他?”

秀秀回答:“不喜欢,也不讨厌。……”

“那你为啥还不愿意?”

“我,我也说不清楚。……”

于大妈暗地里求秀秀的知心朋友林英摸摸秀秀的底、劝劝秀秀。

林英接受这个重托之初,以为有十足把握,定能够马到成功。不料想,她头一次出马也吃了败仗。

“说实话,你是不是私下里找到了对象?”林英急赤白脸地叫起来,“你要有这事儿对我还藏着掖着,那可太伤我的心了!”

“不是,不是!”秀秀赶紧解释,“真的,我没有找到对象,只是找到个对象的样板……”

“嘿,新鲜,有样板戏,还有样板对象?”林英用一种讥笑的口吻问,“你那个样板啥样,快摆出来我听听。”

“我也说不上来。真的……”秀秀抓住林英的手,依偎在林英的身上,羞羞答答地从心底深处往外掏着秘密,“有一年,就是我头一次来月经那一年。老会计的儿子娶媳妇,别人闹洞房,我去看热闹。一些男的喝了酒,逗新媳妇,说下流的话。我不敢听,又想听,听得我胆颤心惊。回到家,躺在炕上,我琢磨着自己将来也要出嫁,也要当新媳妇,就,就想开了男人。我想我将来的男人啥样呢?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是清明那样的。你不知谁是清明吧?北边杨庄子的,战斗英雄的孙子,劳动模范的儿子,燕山中学的学生。家庭好,人品好,长得也好。……这就是我那对象的样板。我想找一个像清明那样的男人。”

“噢,原来如此。你们俩通过信吗?”

“嗐,通什么信哪?”秀秀很遗憾,也很痛苦地说,“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两个人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你这叫单相思,快给我拉倒吧。”林英推开秀秀,郑重地警告说,“害这种病的人,我在北京见到过,我哥哥他们院里就住着一个老太太,她年轻那会儿,看上了唱戏的梅兰芳。书不念了,事儿也不干了,天天晚上打票到戏园子里看梅兰芳,家里挂满了梅兰芳的相片,满墙贴着从报纸上铰下来的梅兰芳的剧照。一天一天等着机会跟梅兰芳吐吐心思,结果发了疯,白了头发,也没等到跟梅兰芳说一句话的机会。梅兰芳都死了,她还等着哪,成了老处女,没一个亲人。多惨!你可别走这条道儿!……”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