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读书小议》——跟文学青年聊天之三(2)

(2019-01-21 09:53:08)
标签:

浩然

创作

杂文

读书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有关创作杂文

读书小议

 ——跟文学青年聊天之三

2)

 

 

    初学写作的青年人,要注意书的选择,要多读好书、好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

    有的同志搞新闻报道的人那样,专靠“行市”读作品,别人“吹”好他就。搞报道的人抓住报纸看头条新闻,目的单一,为的是观风向、找重点,以便紧紧跟“报道中心”,使自己写的稿件对准编辑部的要求:应其所需、投其所好,增加稿件的成活率。

    文学作品是艺术品。学习写作的人要看艺术品,要写艺术品。吸收艺术营养,才能孕育出艺术的胎儿。

    有的同志一天到晚地翻杂志,一些水平很差的杂志也要从头看到尾。那上边的作品本来就是一些低水平的作者制作出来的劣等品,甚至是属于相互抄来抄去的变戏法的玩艺儿。你把它们看得再多,能吸取多少新鲜营养?

    粗制滥造的作品,如同都以玉米面为原料的熟食小贩:这个做的是饽饽,那个蒸的是窝头,另一个是贴饼子,其量变、形变而质未更改,吃多了、吃惯了这样的劣等食品,只能降低自己的艺术口胃。

    一定要多吃精制而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品尝种佳肴名馔——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境界;求索其上,才能有高的奋进目标,迈一步,就提高一步。

    没有在艺术的园林里开过眼界的人哪知有奇花异卉、参天古木?会有奇的、高的追求目标?

    还有一点,读书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趋炎附势凑热闹,不要让吹喇叭的人把你吹个团团转。作品到底好与差、高与低、成功或失败,要自己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亲自想一想,最后得出个自己的“结论”。

    文学作品一经问世,其价值的涨落由天不由人:这天,是广大读者、社会实际效果加上时间;这人,包括权威,也包括作者自己。

 

 

    学习写作的人读书要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特别是“半路出家”没受过大学的中文和艺术专门训练过的同志,尤其要改变抓着什么读什么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闲书必不可少地要翻翻,但不能让它们打乱自己的安排。

    最便利的办法是按照文学发展史来读作品:一面读文学史,一面读它上面提到的作品。学写小说的人,起码应该从唐代传奇、宋代话本读起,接续浏览明清小说,再下来“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依次到一九四二年后解放区的小说、建国以来的小说,重点放在对当代小说的认真揣摩之上。

    有的作品细读,有兴致的重读,有的作品则翻上一翻,知其然则够了。时间多花在你最感兴趣的作品的研读之上。

    外国小说也要照上述办法读,尽量多读。但我认为在你对中国的小说有知之后再多读外国小说,才是正道,才有理解外国小说的资本,做到“洋为中用”,帮助自己写出中国读者喜闻乐的小说。

    不要从“哗众取宠”之私心出发,皮毛地学外国文学,更不能生剥活吞、照样儿搬来。这是没出息的表现,也不会有广阔前程。

    只有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小说,才有可能真正为外国读者所接受。同样的,只有被今天读者爱惜的作品,才有可能被未来的读者所珍惜。

 

 

    读书,要跟练笔联系起来进行,写作告一段落就读些书;读了一阵子书就写一段时间;甚至每天都可以倒换或读或写。这样易于吸艺术营养,学到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和练笔的时候,也不能过久地脱离开社会生活——边读、边写、边生活,不仅有助于作者思路开阔、顺利结构作品,更重要的还能协助作者艺术地认识生活、发掘素材。

    一个作家,只要他写作,就离不开两本书:社会生活和用铅字印成的书本。这两个情侣将终生地陪伴他,直到他心中的那艺术之灯最后灭。

 

                                 1983830日草于山东荣城

 全文完

发表于《杜鹃》1985年第2期。收入《小说创作经验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