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短篇小说之《采访》(1)
(2018-05-31 11:23:55)
标签:
浩然短篇小说采访陈性安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短篇小说之
《采访》
(1)
我调到县报不久,记者组组长就派我到邦均公社北沟村采访一位叫陈性安的党员。
出发前的头天晚上,组长简单地向我介绍了一些情况。他说这位同志是一位入党十五年的党员,解放战争的时候,他为了送一件重要的密信,被敌人捉到邦均镇的炮楼里。敌人用烧红的烙铁在他周身挪动,让他说出实情话,他就是不吭声。最后敌人把他关在小黑屋子里,三天三夜没给他一滴水一粒米,使他昏倒在牢房。敌人当他死了,把他扔在野地里。夜间他醒过来,扯了几把野草吞下去,忍着全身的伤痛,爬行了三十多里地,终于完成了任务。解放以后,他更是积极地领着群众走合作化道路。成立农业社的第一年碰上大水灾,中农都离开了社。他领导七户贫农,靠着十几双手渡过了灾害,终于把社巩固下来。如今他是北沟大队的副队长,兼做党的小组长。
我听了这些片断故事,心里十分感动。第二天一早起就动身赶路,傍晌午到了北沟村。
正是遍地镰声的麦收季节,街上没有一个人影儿,个个门口的门扇都虚掩着,走到村东头,才发现一排房子,屋顶上冒着烟。
有烟火定有人在,我走进院子,原来这里是社员的公共食堂。院子里许多人忙碌着。一个大约有三十四、五岁的中年妇女,坐在一边的矮凳子上给孩子喂奶,她旁边还站着一个穿花褂的小姑娘。见我进来,那个中年妇女,把孩子递给小姑娘要她抱走,笑容满面地朝我走过来,问道:“同志,从哪儿来?”
我回答说:“我从县里来,我要找陈性安同志。”
那中年女人又笑了一下,温和地说:“怎么没见过您呀?我就是陈性安。”
她的回答,简直是使我吃了一惊,一面慌张地掏介绍信递给她,一面又重新打量她。只见她,中等身材,浑身瘦瘦的。短发、圆脸,额头上刻着几道浅浅的皱纹。两只眼睛不甚大,却很有神。
她看了信,说道:“欢迎你。不过,我自己可没什么好说的,有功夫把我们村里的变化跟你谈谈。你先吃饭吧。”
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她们忙。
陈性安亲自把饭担检查好,把担饭的人一个个打发走了,最后剩下一担,她说:“北岗子小组的饭我去送。”又对旁边一个胖老太太说:“大娘,您陪着这位同志歇一会儿。”回过身来对我说:“梁同志,我很快就回来。你先跟那个胖老太太谈谈吧,老太太很会讲话。”说完,她担着饭就走了。
吃完饭,我就随便跟胖老太太谈起话来,我一提陈性安同志,她的兴头就来了,滔滔不绝地说:“你可别听我们支书那么说呀,她这个人不会表功、光会苦干。你打听打听,在我们北沟村谁不把她当亲人看,她为了把这个社搞好,为了让大伙儿过舒服日子,这几年心都操碎了,吃尽了苦头!人家真不愧是个好党员哩!”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急急地问:“队长不在这儿吗?性安呢?”
胖老太太回答他说:“队长到南坡收麦子,性安送饭去了。你等等吧,一会儿她就回来。”
那汉子搓着手急得团团转,说:“我们孩子妈在地里闹肚子疼,回来让保健员一看,他说可能是盲肠炎。您说这可怎么好哇!”
功夫不大,陈性安回来了,她听那汉子一说,急忙把肩上的空担子扔在地下,说:“别耽误了,赶快去邦均镇医院!”
那汉子说:“她疼得走不动路了!”
“绑一副担架,担着去!”
“我到地里找人。”
陈性安拦住他说:“不用找人了,咱俩还担不去吗?”说着,她回身摘下房门,又找麻绳拴绑。
这时,胖老太太可忍不住了,上前去拦住陈性安哀求地说:“你快派个人去吧,场里地里忙了一天,到眼下你还没吃午饭,身子就是铁打的,也不行啊!”
陈性安直起身来,温和地说:“大娘,你放心吧,我一点都不累。人命关天的事儿我不跟去不放心哪!”
见此光景,我急忙站起来对她说:“你留在家里,让我跟这位同志抬走吧!”
陈性安愣了一下,立刻又对那个汉子说:“也好,你就留下照顾家里的孩子吧,我跟这位同志去一趟。”又转过脸来对我说:“这可实在劳累你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