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短篇小说之 《半夜敲门》 (1)

(2018-03-16 11:08:03)
标签:

浩然

短篇小说

半夜敲门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短篇小说之

半夜敲门

1)

 

    一篇报道草写完毕,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一看表,已经到了深夜十一点。

    这时候,外面冷风呼啸,象扬撒着沙子粒儿,不停地敲打着窗户纸。我揭开玻璃上的布帘,只见外面银花飞舞,原来是下雪了。那雪花一团压着一团地往下落,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的,地上、墙头都已经积起很厚。幸亏我在傍晚的时候从山上赶下来了,要不然,这样大的雪,山路难走,一定要被截在那儿。

    我这一次上山去,是采写李家营子队绿化荒山的事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首先应当感谢老支书和会计。我不知道老支书叫什么名字。在我接触到的一些人中间,不论年纪大小,都称呼她鞠妈妈。她年近五十,鬓发已经染上了白霜;人虽老,心气高,干劲也大。绿化这座打鼓山是她倡导的,又由她挂帅带兵,苦干在荒山野沟里。去年夏天,他们要趁雨季栽树,队里连一棵树苗都没有。她却拒绝从其他大队调用,也反对花钱去购买。她领着社员们,从深山的阴背后寻找野生树秧,后来又到处采集树种,除了栽种,还开了一块荒地,建立了苗圃,作为长远之计。奇迹就这样创造出来了。

    我在午前赶到山上。老支书到五里远的苗圃干活儿去了,由一个会计接待我。他是个热情的年轻人,看了我的介绍信,高兴不得了:“嗨,我们早就盼你们报社记者来了,快给我们老支书登登报,传传名。”

    我要他领我找老支书。

    会计说:“你找她谈?没门儿,她一天到晚光盯着自己的缺点,谦逊得过火了。我给你找几个小组长和社员,他们说不周到的地方,由我包,这儿的底子我全知道。”

    于是,他给我找来一群青年男女。

    会计说:“你们谈谈咱们的成,谈谈咱们老支书的模范事迹。说生动一点儿。这一回,全国都要知道咱们打鼓山了!

    这个小座谈会开得很热烈,我得到了许多动人的材料。吃晌午饭的时候,会计帮我统计数字,我就到食堂等候老支书。社员们陆续地吃完了饭,老支书才回来。她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就象见了亲人那么热乎。我告诉她我的任务急,当天要赶下山去。于是,她都没顾得上坐下来吃饭,拿了一块玉米饼子,就一边吃着,一边领我满山转。

    她说:“你不要光在屋子里谈,多瞧瞧实际的东西吧。我们做的这点儿事情,全在这儿摆着哪。”

    我看着满沟的幼树感叹不已。

    她说:“差远啦。原计划两年封上三条沟,结果才完成两条,那条沟让牛羊毁了。全怪我没经验,没有把山林和牧场划分开。”

    我看着满坡波浪似的鱼鳞坑赞美起来。

    她说:“缺点也在这儿。本应当一插手就搞苗圃,因为我没有想周到,今年才搞,树苗缺得厉害。”

    我们一路走,一路谈,也把我访问到的一些情况跟她做了订正。最后我提到要写一篇报道的事儿。

    她收住了脚步,思考了一下说:“我不太了解你们的意图,你掂着办吧。如果上级觉得把我们这儿事情介绍出去,对推动工作有用处,你就实事求是地写好了。”

    临别之前,我一再问她为什么能够克服那样多的困难,创造出这么大的成绩?她停顿了片刻说:“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做出的这一点,也是我们应当做到的。”当时,我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意。她没有说出一句生动、形象的话,以便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尾,现在想来,还觉得是一件美中不足的事情。

    突然落雪的深夜,温度在急速下降,站在地上手冷脚麻。我连忙打开行李,准备睡觉。忽然,外边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我停住手,侧耳细听,还有人大声呼喊,那声音,被狂风撕扯得零零碎碎。

    “报————同志——————

    这显然是叫我的,就赶忙披了大衣,拉开屋门。一股冷风卷着雪片,猛地向我扑来,呛得我憋了一口气。好冷啊!

    我裹紧大衣,冲向大门口;抽下栓,拉开门,倏地,一个全身裹雪的人站在了我的面。

    叫门的人手里提着风雨灯。那灯在狂风暴雪中昏暗又摇晃不定,使我看不清他的面孔。

    叫门的人向我诚恳地道歉:“同志,对不住,把你惊动起来了。”

    从这亲切声音里,我听出来人正是鞠妈妈,不由得吃了一惊。我心里想,她冒着这样的急风大雪,连夜赶下山来找我,一定出了什么大事情。会是什么事情呢?……

    鞠妈妈说:“我们跟你介绍的情况里边有一个数字差了,多报了三百个鱼鳞坑。”她用嘴里的热气呵了呵手,“这个年轻人,太不负责任了。他把秋天开出来的三百多个坑子也算在冬天开的数目字里边了。”她说着,费力地撩着衣襟,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条儿,“给你,你用上边写的,跟会计给你介绍的那些数字再仔细地对一对,拿这个当依据。”

    我听到这些话,惊慌的心情立刻平稳下来,一面接过纸条儿,拉着她的衣袖说:“这么冷,您快到屋里暖和暖和吧。”

    但她注意的不是这个,用手拂了一下头上的落雪,还是直竖竖地站在那儿,用加重的语气对我说:“你一定要改正过来!因为秋天的工程进度已经汇报上去,再混到里边,数字就不准确了。有了虚假的三百个坑,将来就会有三百棵虚假的树,将错就错,就永远不能有切切实实的数目字了。”

    我连忙说:“对,我马上就改过来。”

    她还象不放心似的又叮嘱我一遍:“改过之后就准确了。我怕不准,你下山之后,我又挨个儿数了一遍……”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