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为他人撰写整理的文章 《我们克服了会议过多的现象》

(2017-07-11 10:04:50)
标签:

浩然

萧永顺

河北日报

会议

文化

分类: 著作

浩然为他人撰写整理的文章

我们克服了会议过多的现象

顺义县木林区东方红农业社主任  萧永顺

 

一九五五年底我们在三个乡、十二个村、三十六个初级社的基础上并成了高级社。因为社大事多,会议也就跟着多起来。差不多每天都有会议,夜里开不完,白天还得加班,有时两、三个会议同时开。不仅会议多,开的时间也长,常常把一个会议开到半夜,甚至到黎鸟打水。时间长了,干部都被缠在会议上,工作受损失,干部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很大影响。许多人说:“早晚熬瞎眼、熬干油!”我常常想:“不开会吧?工作推动不下去,开会吧,白天干一天活,夜里熬夜,这样天长日久连轴转,谁受的了?”后来,我们几个主要干部就把这事当一项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们发现,会议多的原因有三:(一)领导干部把会议当成推动工作的唯一方法。比如,布置段落生产安排计划,社主任们分工到各站去传达就行了,我们却把队长们都找到社里,开了个大会;(二)领导干部没计划,会前心里没谱,会议中心不明确,完全靠在会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果,会议不光长,一件事几次会还解决不了;(三)社里部门多,配合不紧密,开的会常常重叠。比如,研究护林工作时,护林委员、护林队员、青年团支部、生产队都分别开了会,其实会议内容是一个,满可以合并开。

病根子找到了,我们就下了决心克服这个现象。首先,由乡支部书记高文斗、指导员王本忠和我,成立一个“计划研究小组”,有些可以根据社章解决的问题,就不再开会,由这个小组研究解决,这个小组负责在一个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全面安排,想好步骤和贯彻推动的方法,这样,使会议和工作同样的有了计划性,不再大事小事都开会了。如在清理并社遗留问题时,安辛庄站发生给社员自留地不合理的问题,这在全社来说是个别现象,就确定个别解决,不再召开全社站长会议。这样的结果,会议减少了,替出许多人深入到队,发现了具体问题。比如,通过几次汇报,各站都说没有荒地,后来农业股长到下边亲自一检查,丁甲庄有荒地一千四百多亩,于是就采取各社主任、副主任分头以站为单位开会,发动人支援了丁甲庄抢荒,会上发动了一千一百个劳动力,不到一天就抢完了。其次,必要的会议,在开会之前,强调主持会议的几个干部研究出初步意见,这样中心明确、解决问题快,克服了一件事情拖拉几个会也解决不了的现象;再次,社里不论开什么会,都要由社计划研究小组统一审查批准(站上的会由站长分支书掌握),强调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可合并的会尽量合并。克服了会议重复现象。

会议显著地减少了,三十来个主要干部跳出会议缠身的圈子,深入到生产队,抓上的问题实着,解决的又及时又好,社员满意了,大伙熬红的眼睛也好了,吃饭也香了。

发表于《河北日报》1956年7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