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十一)郭小川(3)未完待续

(2017-05-19 09:45:45)
标签:

浩然

郭小川

梁秋川

朋友们

文化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

(十一)

郭小川

3)

 梁秋川:父亲浩然和他的朋友们(十一)郭小川(3)未完待续

文*开始后,父亲先是被推举为北京市文联革*委会的副主*任,后因执行“修正主义反动*路线”被罢官免职,受了连续三个月的“批*判”,经过“斗、批、改”,下放到京郊房山县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郭小川在此时则被造*反派拉回到作协机关接受批判和审查,最后来到了中国作协设在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

下放了的父亲与到了干校的郭小川保持着通信联系,相互间通过书信通报着各自的情况。凡郭小川回到京城,也要主动通知父亲,如有可能就一定要见上一面,聊聊天;离开北京后,有时也要给父亲写封信通报一声。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写作任务重,社会活动多,父亲因为忙碌,有时不会主动给郭小川写信,但接到他的信,都会很快回复,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在很好的状态两个人之间不仅保持着联系,而且相互间也保持着信任。郭小川下放到干校后,他的两个女儿仍留在了京城,郭小川曾嘱咐过他的女儿,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去找父亲和李学鳌帮忙。1971年时,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彩色故事片《艳阳天》,不知是否是父亲向长影的剧组推荐了郭小川,《艳阳天》剧组的南吕将剧本交到他的手里,并邀请他撰写歌词。郭小川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

 

……南吕同志在我走的那一天找到了我,电影剧本已拜读,不错。电影化方面有新创,语言也生动……在目前情况下,应当说是一个好剧本。为之写歌词,无论从那个角度讲,我还能推托吗?相反,心是够热的,恨不能马上就动笔,但时间是问题,而且需要精品,所以不忙。重要的是:我已请南吕同志通过组织,名正言顺地来搞,否则,总难免传出去,我怕反而不利于这个工作。我现在就先放着,以待她的回信。

……

 

由于事情过去已经久远,在电影片子上也没有标明插曲的词作者姓名,难以判定是否为郭小川之作。不过,从信中看,郭小川对接受这个任务是高兴的,也是心甘情愿的,而其中“无论从那个角度讲”就包含着他与父亲的交情和感情这层意思。

应当说父亲与郭小川是感情至深的,1970年底的时候父亲从下放地抽调回城,在京郊大兴县大白楼村紧张地写作长篇传记《王国福》。当1225得知郭小川从南方“五七”干校回京休假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城里,同挚友李学鳌一起前去看望,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

他们之间的交往有时也就不太拘泥“小节”和客气。1971年1月11日,李学鳌给父亲打来电话,说郭小川要大白楼看望。考虑到郭小川回京休假,需要办的事情很多,时间会很紧张,而且到大白楼的交通也不方便等等诸多不利因素,就回答说:如果忙,就不要来了正如父亲所预想的,郭小川没有去大白楼。郭小川在致父亲的一封信中,曾“抱怨”父亲在给他的《艳阳天》的第三卷的扉页上题了字,以至于他没有把书带回干校,只可摆在他京城家里的书架上,并提醒父亲《金光大道》出版后,要早些寄给他,扉页上别写字。

父亲对郭小川的感情是很深的,对他也是很关心的。在127日写给杨啸的信中,浩然写道:

 

全国作协的人还在湖北“五七”干校“整顿”,没有归期。前些天见到郭小川同志,他很好。去年六月被解放,现在搞专*案,中央乐团想调他去,正在活动。对这个诗人我是抱着希望的。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