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早期通讯之《农业生产合作社饲养员高启德》
(2016-11-08 11:16:24)
标签:
浩然通讯农业社高启德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早期通讯之
《农业生产合作社饲养员高启德》
高启德是大兴县四区大谷店村灯塔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饲养员,社员们提起他来,总是称赞不止。
高启德是中农,从十三、四岁就喂养牲口。经他手养过的骡、马、牛、驴有十五个。个个都是拉进来时瘦小,卖出去时肥大。一九五三年冬天,中共大谷店村支部领导农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也参加了。他的牛拉进社里以后,他想:“这回咱喂牲口算喂到家了!”谁知社里又让他当饲养员,他说:“那可不成!一个两个的咱还能喂,这么一大群,我可干不了!”
可是在社内选举分工会上,大家都推他当饲养员。他想:大家对喂养牲口看得很重要,不能一个劲地推了,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吧。
高启德喂养牲口很细心,平日喂干草,别人整筛子干草往槽里倒,他是一会一把往槽里抓。他说:“槽里草多,牲口不好好吃,拱绵了就更不吃了。少添,牲口一抢光了,再添,吃的又香甜,又不糟蹋草。”牲口吃剩下的草,他也不随便扫在槽底下,总是打扫出来拣去脏东西,再放到日光下晒干。社里干部们估计,这样节省,每头牲口一年按五百斤草料计算,要省下一万多斤草。
他很注意喂和使搭对劲。他自己每天留神每一头牲口吃料好坏,夜里卧槽没卧槽,使的是轻是累。早上来人拉牲口,他就把这情况交代清楚,说明这个牲口应该放多大劲使用。使用牲口的人回来,也向他介绍情况。如尚德旺使牛拉谷草,半天卧倒三次,回来把这情况向高启德说了,高启德让这个牲口歇了半天,夜里又特别给它拌了点好料吃。一夜好了,第二天又能干活了。
五月初八,大黑牛养了个小牛,可是没有一点奶水。大家都很焦心,有许多社员对喂活小牛没有信心。社员高继斌对他说:“你别瞎费劲了,生下来就没奶吃可不好喂活!”
高启德没有失望,他每天把玉米轧成面,熬糊糊喂它,到野地打草尖给它吃。下连阴雨的一天,小牛闭着眼睛什么也不吃了,高启德心里很着急,冒着雨跑到社内豆腐坊端来一碗渣滓,用手搓成小条条塞在小牛嘴里,喂了一会,小牛睁开了眼。就这样,他每天每夜喂,两个月以后,小牛长壮了,现在已满地里跑了。社员们高兴地说:“这小牛真是死里求生啊!要不是高启德耐心经管,怎么能活到今天?”
才一成立社的时候,一块养牲口真是件新鲜事,不知有多少人担心自己的牲口入了社没有人经心喂,有些人不放心,一天到牲口棚里去看几趟。
过了两个月以后,大家感到了过去的顾虑是多余。特别是一次青骟马得了病,天已到夜九点,社的领导上要派年轻人启明去青云店请兽医。高启德不放心,自己去把兽医请了来,给马吃了药,拉着它整整在村头蹓了五天五夜。这件事大大感动了社员们。社员高进余说:“人家黑夜白日那么费心血,真正是和社里一条心哩!”李月清说:“社里的牲口交给他,我算是放心了!”
高启德喂养牲口的兴趣越来越高,他对社员们说:“大伙越这么信服我,我越觉得往后必须好好干,把牲口喂好,生产提高,尽到我的责任!”
(发表于《河北日报》195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