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中篇小说《赵百万的人生片断》
七
接着茬儿当农民,就意味着接着茬儿耕种土地。常言说“民以食为天”,不让土地生产出五谷杂粮,靠什么活着?
大北坡的人要想生活得好,除了种出粮食,还得靠养好大枣树和柿子树。
当年,日本侵略军强迫农民在自己地里挖掘的壕沟,至如今还象人体上一道伤痕、一块大疤瘌那样保留着。当年,日本侵略军强迫农民自己砍伐的树木,已经无影无踪、“一去不复返”了;漏下的一些,全都残缺不全,而且稀稀拉拉的东一棵、西一棵,哪能成林哪!
赵百万对妻子说:“这样下去可不行。得赶快平沟、栽树!”
妻子回答说:“种四口人的地,就够你忙活的了,哪还有力气做别的。”
赵百万说:“那就豁出掉几斤肉、多吃点苦吧。”
妻子给他泼冷水:“你的身子骨儿本来就落下毛病,哪还经得住折腾?不必心高妄想,有几亩地收粮食,有政府按季节发给残废抚恤金,够吃够花的就行了。”
赵百万一听这话,立刻就不高兴地绷起面孔反问:“如今够吃够花的,等我死了呢?你说说,我死了以后咋办?”
妻子对男人这样的脸色、这样的话都十分的莫名其妙:“我不明白你说的是啥意思。”
“啥意思,这不摆在这儿嘛!”赵百万挺激动地解释,“咱们这一辈子,吃穿花用没有太大的难处了,可咱们还有两个孩子。得生着法儿给他们多创点家业、多留点财产,让他们活得也没难处,比咱们更好一点儿呀!”
妻子和解地点着头说:“你这想法,倒是过日子人的算盘。就是不易办到。”
平壕沟、栽果树,对饱经战争浩劫、刚刚解放翻身的农民来说,真不是一桩简单的事儿。如若轻而易举手到擒来,那么,别的人也不都是傻瓜,不就早动手干起来了吗?
就说平壕沟吧,沟底两丈来深,原来浮面上的好土层,都被铲到岸上,让堆起的高高的堤埝给埋压在底下,里面的石头加沙子,都给翻到上边来了。而且,那上面长满了酸枣棵子、荆条枝子,以及黄蒿和“乍蓬楞”。当年,日本侵略军用刺刀把京榆公路沿线几十个村子的青年赶了来,日夜不停地连轴转地干,半个月才把壕沟挖掘出来。连沟带堤埝,趴了足有五六丈宽的地盘。哪一个庄户人家具有如此之大的力量,再一镐一锨地把石头、沙子和黄土都回填进去,让它变成平地呢?哪个不缺心少肺的庄稼汉,肯干这号短时间见不着粮食、拿不到票子的冤枉事儿呢!
从赵百万那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看,他有信心干这个事儿,有决心干这个事儿。
他忙了起来。特别是当他在大会、小会上,把平壕沟、栽树木的设想宣传鼓动一阵子,而不见回响和动静的时候,他便越发加快了忙碌的节奏。
每天晚上吃罢饭,他就提着纸糊的灯笼,东家西家的串门子,不到半夜不回家。一天又一天,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他都是这样默默无言地在绵绵秋雨留下泥泞的街头上来往奔走。
那一天晚上,他提着纸糊的灯笼走出家门,一阵儿的工夫复转回来。他的身后跟来一帮人,一帮人追着灯笼的光亮,快步地走进赵家的小院,一个个坐在赵家的土炕上、凳子上和门坎儿上。
他们一个个全是面黄肌瘦,全是破衣烂衫。要是瞅冷子从外边闯进一个过路的生人,准得把这一伙人当成挨门讨饭的叫花子。
后来,他们自己就曾开玩笑地管这次集会称为“叫花子会”。
叫花子会决定了一件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大事情:大北坡建立了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等残废军人赵百万,当选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长。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