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二十一章(6)

(2015-10-17 10:49:47)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二十一章(6

 原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北京文学》顾问赵金九在他《送走浩然后想到的 一文中则作了这样的描述和评价:

 

……

1986年初,郊区一位文友,打电话给我,说他到浩然那里去了,说到我,浩然说我已经很久不去看他了。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他正在修改他的长篇小说《苍生》。得到这个信息后,我估计他的修改工作已经完成,否则他不会这样说。

    我去看他的时候,见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摞全国各地业余作者寄给他的稿子。他正在为给一位业余作者写回信犯难。他说,这篇稿子他已经认认真真地看过了,根本不入门。可是,作者在给他的信里却表现了极高的热情,立志非当作家不可。浩然说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回信了。说重了怕伤害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说轻了又怕盲目自信,误导了他的前程。我说其实像这些来稿完全可以转到编辑部去,让编辑替你处理。浩然说,我担心这些稿子到编辑手里,他们连看完的耐心都没有,就填一张打印好的退稿信给退了:××同志,你的来稿我们研究过了,本刊不宜采用,现将原稿退还给你。谢谢你对本刊的支持。此致,敬礼。浩然说他当年到处投稿、到处退稿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看到这样的退稿信。所以,他收到退稿信时,总是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打开信封。他说他深知业余作者的心理,不忍心这样做。所以,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都要自己看、自己回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和文学,浩然是他那个时代培育起来的作家,浩然也用他的作品成就了他那个时代的文学。浩然走后,留给我们的,除了他那些广受读者喜欢的作品,还有他对业余作者那颗真诚无私的心和满腔热情的爱。没有人知道他这一生中究竟发现、扶持、帮助和培养过多少业余作者,也没有人知道曾经得益于他的发现、扶持、帮助和培养过的业余作者当中,有多少人最终走上了文坛。我们不知道,浩然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谁也没有统计过,也根本无法统计,更何况浩然在这样做的时候,也根本没有想过要留个数字给后人。这难道不是浩然对我们文学的重要贡献吗?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史在提到作家的成就和贡献时,除了他们的作品,这些都是可以略而不计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怀念死去的作家时,却不能忘掉这些。

……

 

父亲对业余作者的扶植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时期,是他在三河实施“文艺绿化”工程的那些年,为此,致使几部非常想完成,也可以完成的重要著作,最终没有完成。

父亲平生搞过两次“文艺绿化”工程,都是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初,地点在京郊农村,以通县为基地,悄然无声做起来的;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地点在冀东,以三河为中心,是以“大张旗鼓”的架势开始的。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