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二十一章(5)

(2015-10-13 11:05:14)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二十一章(5

 

在父亲的晚年,由于身体状况的渐渐恶化,实在无法为找上门来的业余作者写序,就改为给他们题写书名,直到最后,握着毛笔的手都不那么听从大脑指挥的时候,还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父亲热心扶植业余作者的事情被广为传颂,深受业余作者的爱戴和信任。在纷纷找上门来的众多业余作者中,有的是需要父亲给予直接的帮助,有的仅仅是想向父亲吐吐心中的苦水。对于那种心怀苦闷的人,父亲不是说几句同情、劝慰的话便了事,而是尽力地想方设法为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982年元月,父亲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件事,给既无一个熟人,也从未打过任何交道的江苏省盐城县文化馆写去一封信。那封信是这样写的:

 

负责同志:

我接到您县古元大队第五生产队一位名叫孙保成青年的来信。他酷爱文学,渴望帮助,同时道出一些苦恼。因我是农民出身,是从业余作者中成长起来的专业作者,所以对孙保成这样的同志深为同情。可惜京郊与江苏距离太远,我个人的力量也有限,这又引出我的苦恼。于是我想起你们,我替孙保成同志向各位求援。

对这位农村青年具体的、乃至于真实的情况,我均一无所知;如果他信中所述属实,那么,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向他伸出热情之手。

……

 

父亲不仅在具体的写作上扶植业余作者,还在许多其他方面关心、帮助他们,关心的程度可以说细致入微。

1995年的一天,父亲在“泥土巢”里接待了一位来自山区的农民作者。这位业余作者已年过六旬,一边务农,一边写作。父亲与他亲热地谈论家乡的人与事,谈论文学创作。临走时,父亲送给他一大摞自己专用的八开稿纸。这些稿纸也许并没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父亲知道,那一本稿纸的价钱,可以让他种上三亩地的红薯。那位老作者没有辜负父亲,两年之后,那些稿纸变成了厚厚的一部书稿。

父亲像慈父一般的关心着年轻的作者们。他亲自出面给一些业余作者联系单位,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亲自出面找到业余作者所在单位的领导,请求他们为业余作者提供一些良好的写作条件。劝导一些业余作者不要因热衷写作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要先掌握一门谋生、养家的手段,安排好自身的生活,在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体验、观察社会生活,促进自己在创作上的发展。对几位大龄单身女作者的婚事,父亲更是挂记在心头,四处托人给她们介绍对象,解决婚姻问题;直到她们先后出嫁成家了,父亲才舒了一口气。在那电脑和复印机还很不普及的年代,父亲总是将许多业余作者寄来的载有他们文章的报刊阅读后寄还给本人,并嘱咐他们好好保存,以便将来出版集子的时候使用。

    父亲对业余作者发自内心的关心体贴、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宽厚质朴的人格,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感受至深的,也使他们深为感动。“文艺绿化”工程中从农家小院走出来的作家朱立弘在一篇追思怀念文章里这样写道看着他满头的白发,虚弱病态的身体,我试着问:您能参加我的婚礼吗?他马上回答:能,能。听他答应的如此爽快,我竟有些不忍。我结婚的那一天,浩然老师精神格外好,他微笑着坐在我的亲人,朋友,父老乡亲们中间。从他的神情上你根本看不出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奇迹与辉煌,你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平易安详的长者,一个参加孩子婚礼的老父亲,他微笑着把自己的孩子送向幸福的红地毯。从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张爽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父亲:“谁说浩然没架子?浩然的架子其实很大。他内心倨傲。话说得甚至有几分倨傲。只不过,他在我们面前,甘愿放下自己的一切。他放下一切,只为贴近我们,只为帮助我们,只为我们在他面前没有一点压力!只为卑微的我们能够活得更有尊严!这就是浩然!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