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二十一章(2)

(2015-10-01 10:52:47)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二十一章(2


 在一个月后的另一封复信中,父亲更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一个人的进步和取得成就,别人的帮助和指导是不可少的条件;但重要的靠自己努力。希望你能按着自己说的那样做下去。不浮夸、不急躁,埋头苦干,时间是不会亏待这样人的。

父亲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能对文学爱好者有所帮助,在给他们复信时自然也就持一种真诚坦率的态度。这种真诚坦率固然可贵,但也因此引起过不少误会。一个文学爱好者从高中时期就喜欢写作,毕业参军后仍保持着这个爱好。几年间,他经常寄来一些习作,父亲一直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指导。这个文学青年有个很不好的习惯:稿件不仅冗长,没有誊清便寄发出去,而且字迹潦草、不工整。做过多年编辑工作的父亲深知,再好的作品,如果稿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难辨,也会大减成色;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更是一个对取得成功的严重阻碍。因而,复信时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在几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父亲不得不“警告”他“以后你再写潦潦草草的、长得让人看着困难的作品,我将原封不动地退给你。”这几句过于直白、不讲情面的话,大概使这个年轻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生了气,不仅把父亲以前写给他的信件都退了回来,还中断了与父亲的联系。经过若干年生活的磨练,逐渐成熟后,他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不仅主动与父亲恢复了联系,还生发出一种父子般的感情。

对父亲的良苦用心不理解的,并非此一人一事。为了能使那些小苗长成大树,父亲也不怕暂时的误解,甚至得罪人。

黑龙江依安县乡村有一个很有才气和前途的女青年作者,父亲对她报以很大的期望,亲自为她修改稿件,向刊物推荐,并写出多篇评点文章。父亲在关注着她点滴进步的同时,也注意着她身上的问题。在女作者发表几篇文章,受到一定好评后的一封来信中,她说到自己近来的很多爱好。对她的这些爱好,父亲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女作者回信时,不仅只字未提父亲所提出的看法,反而又说了自己又新增添的一些“爱好”。对此,父亲不得不费尽唇舌的再次进一步阐明观点:

 

    ……

此信对我上次那封长信中对你“爱好”过多、精力不集中的批评只字未提。这是否意味着:不表态就是态度呢?从你又一次洋洋得意地夸耀我前所未闻的新“爱好”,只能揣测出这样的答案。

 我喜欢有主见的青年,但不喜欢任性的青年。有才华、有前途、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如果放任不羁,又醒悟迟缓的话,那就无异于一种“自杀”!

我对你抱着希望,也花了些心血。因此愿意看到你在文学跑道上淌汗、喘吁,甚至摔倒几次,而渐渐离我远去,最后达到我对你预计的目的。决不愿看到你满足现状地、心安理得地、无所谓地坐在楼台亭阁前,靠幻想与神游打发走属于你的,又不太长的大好时光!

 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精力都扑到“生活”和“创作”的活动之中吧。学朴实,学踏实,管住自己,趁如今这天时地利条件,多写,多多写!

 我等你一封想好了之后的表态信。同时等看你的新作品。

    ……

 

父亲根据自身的生活和创作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认为一个初学写作者,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而许多农村业余作者却恰恰缺乏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的条件差,文化低,对取得成功往往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有些自卑的感觉。对于持有这类想法的人,父亲总是用亲身经历来说明客观条件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的,只要经过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希望以此来激发起他们的信心和勇气。由于父亲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讲述这些,使得在父亲身边工作的人听到过许多次,其中个别不了解父亲用意的人就不免私下说出“老是讲这些,我都快背下来了”的牢骚话。不知这样的怪话是否传入过父亲的耳朵,他始终一如既往地用自身的成功,来激励那些信心不足的人。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