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十八章(2)

(2015-08-22 11:14:16)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十八章(2

 

     1979年2月20日,对于重新开始创作的父亲来说是个可纪念的日子:阻塞了近一年的思路,早晨在床上忽然打开了。父亲从这一天开始起草作为“翻身之作”的长篇小说《男婚女嫁》的大纲。

父亲对大儿子红野讲述了故事梗概,红野担忧这部具有反思性质的小说会蹈“伤痕”文学之辙。但父亲却不这样认为,写地富子弟问题,父亲早有意念,《艳阳天》里的马志德形象,就是这部作品里主人公形象的先声。父亲在心中暗暗祈盼能够顺利地写下去,在“五一”节前完成初稿。

    那个时期的父亲,如果一天都没有来客人,也没有其他的干扰,得以安心地写作,是十分令他高兴的。

父亲虽然在2月23日就把《男婚女嫁》的大纲搭完,但到了3月1日才有时间坐下来正式开笔起草。在小说的起草期间,虽说报刊上对父亲的“批判”已经停息,但仍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影响着父亲的心情,造成情绪的波动。父亲只能尽力排除干扰,咬牙坚持,把全部心思投入到写作中。

按照公历,1979年3月25日是父亲47周岁的生日。也就是在这一天,父亲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男婚女嫁》的初稿,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在当时各种不利的主客观条件下,父亲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初稿,可以说是需要很强的毅力的。

由于一个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不快,加上紧张的写作,父亲忽然感到心慌、心闷、恶心、头晕,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尽管如此,父亲仍坚持继续对《男婚女嫁》初稿的修改。修改工作还没有完成,好友张峻和潮清就得知消息找到父亲,希望能在刚创刊的河北大型期刊《长城》上发表这部长篇。父亲向他们表示书稿还未改完,希望再做几次修改后再发表。张峻和潮清则认为在刊物上发表时粗糙一些问题不大,等出版单行本再做细致的修改;这部长篇小说能尽早发表,对消除一些不明真相人心中的不良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限期一周将上卷交稿。两位老朋友的热忱与坚持,使父亲“盛情难却”,在他们的“催逼”之下,加紧进行书稿的整理修改。

《长城》杂志在1979年第2、3期上连载了父亲的新作《男婚女嫁》,引起很大的反响。

作为父亲开始“挣扎”和苦战的1979年过去了。这一年,父亲除了长篇小说《男婚女嫁》之外,还发表了《沃土新苗》、《道口》、《青春的脚步》3个短篇小说,《勇敢的草原》(上)(中篇)、《川川》、《山沟里的小姑娘》、《胖娃娃》、《一粒砂》、《用布片包着的孩子》、《弟弟变成了小白兔》、《丫丫看鸭》、《三次巧遇》9个儿童小说,并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选集《丁香》。尽管父亲深深感到,在未来岁月里爬起来将是十分艰难的,但他必须继续“挣扎”和苦战下去,直到站立起来为止!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