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第十章(3)

(2014-12-06 10:58:56)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

文化

分类: 资料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

                                     梁秋川

第十章(3

 

父亲曾在1957年亲眼目睹到一坏人挑动落后群众抢农业社集体粮食的事件,引起创作这一题材小说的构想,便开始酝酿。1958年,做为中篇初拟了一部分大纲,定名为《真金不怕火炼》,后感到构思尚不成熟,便暂时搁置。到了1959年,父亲同时构思两部长篇小说,第一部名为《阳关大道》,写农业合作化初期的两条路线斗争,第二部仍是《真金不怕火炼》,写1957年农村里的风暴。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他觉得,不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生活上,都应当集中精力写好其中的一部,而构思比较成熟的是后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把两部小说的素材揉在一起,使更浓一些标题亦改为《云火录》,即是这云雨烈火的记录。这部长篇小说计划写20章,约15万字,并支起了整部小说的架子。当时,作家出版社的编辑邢菁子正约请父亲为他们写部长篇,她听了这部小说的构思、写作情况后,给予父亲很多鼓励。由于多种原因,这部小说的创作再一次被搁置。

1960年底,父亲从山东昌乐回到北京,经过难忘的八个月的下放劳动生活,小说的创作思路更为清晰,内容更为丰富,并有了创作的冲动。当时拟定的题目仍为《云火录》,计划在1961年1月下旬开始动笔《人民文学》的编辑崔道怡了故事梗概后,给了父亲许多热情的鼓励和中肯的建议,使得父亲的信心更足,下定决心把这部长篇小说写好。此时的父亲,较之以前相比,艺术水平提高了,文字能力增强了,生活积累了,素材丰富了,各方面的条件似都已经成熟,只等用笔将孕育在头脑中的故事写在稿纸上。但好事总是多磨的,一个人所企盼的成功,不会轻而易举的获得,而一次较大的成功,则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和坎坷在看似一切都万事俱备,水到渠成的情况下,父亲却不能愿开笔写作

那时,父亲的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虽然天天下决心写这部长篇,也定下了开始的时间,但是客观条件却不允许他照计划行事。要上班,做好本职工作;要搞家务,3个孩子大的不到10岁,小的也只有两三岁,家庭生活完全靠妻子一人操劳是不可能的;发表了百余篇短篇小说,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名声,读者来信不断,各地报刊编辑部更是经常索稿、催稿,到处“欠债”,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有的杂志社只见到父亲给的文章标题,便刊出了预告;各类来访者频频出现在办公室和家中。这一宗宗、一件件的“琐事”,耗费着父亲的精力和时光父亲就这样一天复一天,一月复一月在日益严重的焦虑中度过,腹稿仍是腹稿,依然在脑中继续孕育着。

1962年初冬的一天,久联系的萧也牧来到家与父亲谈过中国青年出版社将要出版他一本选集的事情后,说到长篇的创作问题。萧也牧以十分坚定的语气对父亲说:“我觉得你现在可以写长篇了,创作出一个代表作。……我认为水到渠成了,要有信心。”萧也牧的鼓励,使父亲更加坚定了决心。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已调到《红旗》杂志社当编辑的父亲终于争取到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来到位于北京西山八作家休养所,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

一心想着为农村写史、为农民立传的父亲,满怀信心的来到作家休养所,新的困扰却始料未及的出现在面前:中国农村的合作化道路这么长,千头万绪,从何处开始落笔?万语千言,又从哪里说起呢?冥思苦想了两天,不仅没有理出头绪,反而越发的担心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白白溜走;与其这样对着稿纸发呆,不如回去创作短篇。在犹豫不决中,他给朋友王主玉打电话,述说了自己的苦闷。王主玉对父亲说:捋不出头绪就不要硬写,合作化的道路很长,哪一段最感动、写着顺手,你就把哪一段提出来先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父亲眼前一亮:素材最感动人,写起来最顺手的是那连阴雨天,发动社员抢晒麦子的场景,就先从这里下笔。当父亲再一次面对稿纸,熟悉的生活情景涌现在眼前,并勾起许多联想,把几年间的素材积累全部都调动了起来。从此,紧张的写作生活开始了,作品构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如同一股旺泉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从父亲的笔下,流泻在稿纸上。父亲不敢更不愿荒废这来之不易的分分秒秒,拼命地在稿纸上用笔耕作,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他每天写作时间达12小时之多,基本上都以万字以上的速度进行,最多的一天完成了1.8万字。1963年元旦的前夕,住在休养所的其他作家早已下山回家过节,而父亲仍然没有中断写作,继续奋笔疾书。因要参加30日晚间中国作协宴请在京会员的聚会,才不得不在当日下午回城,与家人相聚一天便在1963年元旦的中午赶回西山继续写作。

随着小说的写作进程构思中原拟的几个人物没有写进去,倒写出了几个临时“跳”出来的人物。父亲的情绪高涨,而且越写越高,他充满信心,要把这部作品创作为第一流的长篇小说。


                                           未完待续

  《曾经的艳阳天  我的父亲浩然》已团结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