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作家、刊物和编辑

(2014-11-28 11:14:03)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处女地

鸭绿江

文化

分类: 资料

作家、刊物和编辑

——记父亲浩然与《鸭绿江》的交往

                                                   梁秋川

 

作家发表作品离不开刊物,刊物的运作要依靠编辑部来进行,每个编辑部里有若干编辑,因而作家都要同刊物,同刊物编辑部里的编辑们打交道。

浩然也是如此,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与数不清的刊物打过交道,跟无数的编辑有过交往。这些刊物和编辑,对浩然来说,有远近亲疏之分,而这种远近亲疏的关系,有时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发生变化,而与辽宁省的《鸭绿江》月刊社,自从建立起关系后,就一直处在一种“君子之交”的水准上。

浩然在初入文坛,在文学道路上摸索前行的时候,写出小说稿后,并没有一个固定投稿刊物,许多情况下都是东一篇、西一篇的乱投。一九五七年“五一”劳动节这天,正在京西北蜂窝《人民日报》疗养所养病的浩然,把他新写的小说《风雨》誊写清楚,寄往一家杂志社,但是很快就被退了回来。于是浩然又把稿子寄给另一家刊物,又被退了回来……接连被三家刊物退稿后,浩然实在是心有不甘。《风雨》这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构思的,是浩然当时所写小说中唯一反映了重要而又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篇章,自以为有新东西,比以往的小说有所提高,因而颇为偏爱。一个偶然的机会,浩然想到遥远而又神秘的东北,那里的语言与风俗跟河北十分相似,于是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将《风雨》寄往了沈阳的《处女地》。

《处女地》是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创刊的,最初的刊名叫《东北文艺》,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更名为《文学丛刊》、《文学月刊》、《处女地》,他们聚集起一大批优秀作者,许多著名作家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很快,浩然就收到了《处女地》的来信,除了告知《风雨》他们已决定发表外,还对小说写了几句评语。这让浩然十分高兴。短篇小说《风雨》刊登在《处女地》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号上,这是浩然发表在《处女地》上的第一篇作品。从此以后,浩然与《处女地》书来信往不断,一九五八年又在《处女地》上发表了《北斗星》、《搬家》、《过河记》三篇小说。

    大约在一九五九年二月底,浩然接到从沈阳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来自于已经更名为《文艺红旗》的《处女地》编辑部,为庆祝人民公社成立一周年,编辑部约请浩然为他们赶写一篇反映农村新气象新风尚的小说。为了让稿子能尽早地到达责任编辑手里,浩然问道:“您贵姓,怎么称呼?”打来电话的人却不肯说:“稿子写好以后,请直寄编辑部小说组,会得到及时处理的。”三月一日,浩然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把小说的架子支了起来;经过起草、修改、定稿,八日寄给《文艺红旗》,于是这篇题名《箭秆河边》的小说,发表在一九五九年四月号的《文艺红旗》上。这篇算作成功之作的小说,在后来收入到浩然的短篇集《新春曲》、《彩霞集》、《春歌集》、《花朵集》等选本中,还在国外被翻译成外国文字。但是,浩然一直不知道它的责任编辑姓甚名谁。其实,浩然在五十年代末期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处女地》以及后来的《文艺红旗》上发表了近十篇小说,虽然也书来信往不断,但却没有见过一位编辑,也不知道任何一位编辑的姓名。一九五九年,浩然又接连在《文艺红旗》上面发表了《满堂光辉》、《箭秆河边》、《朝霞红似火》、《炊烟》等几篇小说。

    一九五九年,《文艺红旗》通知浩然说,拟将其在《文艺红旗》上发表的九万多字的作品,作为“文艺红旗丛书”之一种,由春风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浩然为出书做了相应的准备,大概是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丛书”的出版计划下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一日,浩然以《红旗》杂志编辑的身份,到北京东总布胡同二十二号的中国作家协会招待所,看望早已慕名的老作家蔡天心和江帆。蔡天心和江帆热情地接待了浩然,谈得投机,让浩然觉得很开心愉快。一见面,江帆就滔滔不绝地夸奖起浩然的小说如何有农村生活气息,如何通俗、大众化,农民喜欢看。当时,浩然以为这是一位前辈作家对晚辈作家的勉励。直到近二十年后,浩然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得知,江帆是他那些小说得以问世的主宰者——《文艺红旗》的主编。

文*革开始前,《文艺红旗》更名为《鸭绿江》。不久后因文*革开始,被迫停刊。几年后,刊物以《辽宁文艺》之名复刊,文*革结束后,恢复了《鸭绿江》的刊名。

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浩然在《鸭绿江》上发表的文章少了;尽管浩然曾多次到过刊物的所在地,短则住几日,长则达数月,从未登过编辑部的大门,也未曾进过编辑的家门,但与编辑部的编辑们仍保持着联系,保持着淡淡如水的君子关系。对《鸭绿江》那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编辑们,给予自己的扶植、帮助,使自己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成长、前行,浩然始终铭记着他们的情义。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