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秋川:《浩然儿童文学创作的起始之谜》

(2014-11-20 10:52:38)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儿童文学

起始

文化

分类: 资料

浩然儿童文学创作的起始之谜

 

浩然是成人文学作家,但他也从未放弃过儿童文学的创作。他在一生的文学道路上,共发表了包括五部中篇小说(不含《战士小胡》)在内的近百万字的儿童文学作品,其成果并不亚于一个专门的儿童文学作家。

浩然是从何时开始的儿童文学创作,他发表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是哪篇,至今还是一个谜。

按照浩然自己在文章中的讲述,发表在《安徽文学》1961年9月号上的《山洞》,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这篇作品曾被收入《蜜月》、《小河流水》、《彩霞集》、《大肚子蝈蝈》(1980年版)、《浩然儿童故事选》、《大肚子蝈蝈》(1988年版)等多个选本中。这种说法,浩然似乎说过不止一次,而且也被大多数人所公认。但根据《浩然研究专集》(孙达佑、梁春水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浩然作品目录”,我们却可以在1961年的“儿童小说”栏目下,看到《一本小字典》和《彩云》两篇小说排在《山洞》之前;二者分别发表于1961年3月4日和1961年6月14日的《中国少年报》上,要比《山洞》的发表时间早几个月。

会不会是因为《山洞》起草、定稿的时间要比《一本小字典》和《彩云》早呢?进一步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得知,《一本小字典》草于1961年2月12日;《彩云》草于1961年58日,定稿于10日;而《山洞》则草于1961年5月19日。这个理由肯定是不能成立的。

会不会是浩然如同定义《喜鹊登枝》为他发表的第一篇正式小说,以前发表的小说都为习作一样,把《一本小字典》和《彩云》当成儿童文学的习作,而把《山洞》作为其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呢?这条理由似乎也不太可能。尽管浩然没有把《一本小字典》收入过任何一本集子中,但在《中国少年报》发表后的当年11月,即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彩色绘图的儿童画册。作为首次发表的《中国少年报》,是全国性的最大的少儿报纸,对于选用稿件应当是有一定标准的。而作为儿童画册在1961年11月出版后,到1965年第4次印刷,共出版发行了15.5万册,影响也不可谓不大;也许是受报纸版面的影响,在报纸上发表时小说的字数约0.26万字,而出版画册时,字数约为0.42万字,人物所有增加,情节也有所变动,可见浩然是费了一定心血的。如果说浩然不重视或是不满意《一本小字典》,似乎也说不过去。

连环画俗称为“小人书”,它的阅读对象应当以识字不多的少年儿童为主。在我的认识里,连环画不管其内容反映的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应当归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

在《山洞》发表之前,浩然曾出版过多本由他亲自改编自己原著的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9月出版的《跃进小插曲》、1959年5月出版的《苹果要熟了》、1959年12月出版的《夏青苗求师》等等,这些都比《山洞》的发表时间要早。在浩然1957年5月13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为答应了上海美术出版社的约稿,又加上这个编辑同志那般热情,我不好再‘打退钩’,我只好硬着头皮写连环画脚本。……尝试就是锻练,写完之后,觉得还有了点兴趣。”因年代久远、当事人已经故去、资料有限等诸多原因,这个连环画脚本以何为题?是何内容?出版与否?都无从考证,只能存疑了。但根据浩然发表正式小说的情况,自此之前仅有《喜鹊登枝》和《春蚕结茧》两篇,现有的资料中没有查到与这两篇小说同名的连环画,因而改编的情况较小,很有可能是原创的新作。

同样需要存疑的,还有浩然在1957年6月11日和7月2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两段话:“给儿童们写一点读物,写几个抗日战争的儿童故事。回溯童年生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对我的创作也许有好处,但愿把这几篇文章写好。”“去年我到东方红农业社去采访,丁庄完小学校的教师,一定要我趁学生少先队过队日讲几句话。讲什么呢?我当时只答应,今后要给孩子们写点东西。这样随便应诺了,我也就记在心里了,时时想起。今年‘六一’节,开始酝酿,‘七一’开始,下笔还要算今天。先起草了《火》,打算一口气起草十篇。以后再改。”这篇《火》及其它几篇儿童小说,由于没有其它资料的佐证,其结果和详情也就不得而知了。

在1956年的《河北日报》上,曾看到过《农村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56年第18期的栏目预告,这一期上发表了浩然的小说或曰小故事的《老奶奶和小丁香》。从题目上看,这应当是一篇儿童故事,应归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只可惜仅看到了栏目预告,而没有查阅到原文,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按照目前掌握的资料,浩然最早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写于1954年8月8日,文章的标题是《一条泄水沟》,描写了两个互助组的少年,在夏季的雨天里,没有简单地扒开自家的地头,让积水流到地势更低的别人家的地里,而是不嫌费劲的挖了一条又深又长的泄水沟,直通到小河沟。全文约3600字,是一篇手写稿。从整洁度上分析,这是一篇正式稿,该稿是否被投出,是否被刊用,因早期的资料极为有限,已无法考证,权当没有发表过吧。

现有资料表明,迄今为止,浩然最早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条泄水沟》;最早出版的自己编写脚本的连环画是《跃进小插曲》;最早发表的儿童文学是《一本小字典》。浩然为何认定《山洞》为自己发表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现在已无从考证,只能成为一个谜。具体哪一篇才能称其为第一篇,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等专门家做学术上的准确判定吧。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八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